<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人大全

    [清代] 吳翌鳳 吳翌鳳簡介與生平

    吳翌鳳(1742~1819)清著名藏書家。字伊仲,號枚庵、一作眉庵,別號古歡堂主人,初名鳳鳴,祖籍安徽休寧,僑居吳郡槐樹街(今蘇州),藏書家吳銓后裔。所著《遜志堂雜抄》10卷,系其讀史筆記,內容多方涉及歷代藏書、刻書史實,足資研究藏書史參考。另著有《懷舊集》20卷、《卯須集》20卷、《吳梅村詩集箋注》20卷、《與稽齋叢稿》31卷、《東窗叢錄》5卷等。輯有《國朝文征》40卷。

    馮云山頭像 [清代] 馮云山 馮云山簡介與生平

    馮云山(1822年~1852年),又名乙龍,號紹光。廣東花縣(今屬廣州市)禾落地村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自幼喜讀經史、天文、地理,曾參加科舉考試,后在村中設館授徒,以塾師為業。后為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之一,官封南王,七千歲。

    [宋代] 趙可 趙可簡介與生平

    趙可 金代文學家。字獻之,號玉峰散人。澤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生卒年不詳。少時赴考,在考場中戲書小詞,為金主完顏亮所見,頗加賞識。貞元二年(1154)中進士。官至翰林直學士。著有《玉峰散人集》,今佚。詩入《中州集》,詞入《中州樂府》。

    [宋代] 朱服 朱服簡介與生平

    朱服(1048-?)字行中,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人。熙寧六年(1073)進士。累官國子司業、起居舍人,以直龍圖閣知潤州,徙泉州、婺州等地。哲宗朝,歷官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徽宗時,任集賢殿修撰,后知廣州,黜知泉州,再貶蘄州安置,改興國軍卒。《全宋詞》存其詞一首,格調凄蒼。

    彭孫遹頭像 [清代] 彭孫遹 彭孫遹簡介與生平

    彭孫遹(yù)(1631—1700)清初官員、詞人,與王士禎齊名,時號“彭王”。字駿孫,號羨門,又號金粟山人,浙江海鹽武原鎮人。彭孫貽從弟,順治十六年進士。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第一,授編修。歷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學士,為《明史》總裁。詩工整和諧,以五、七言律為長,近于唐代的劉長卿。詞工小令,多香艷之作,有“吹氣如蘭彭十郎”之稱。著有《南往集》、《延露詞》。

    [宋代] 幼卿 幼卿簡介與生平

    幼卿,生卒和姓氏不詳。宋徽宗宣和年間在世,《能改齋漫錄》卷十六錄其詞一首。

    [宋代] 張道洽 張道洽簡介與生平

    張道洽(1202~1268)字澤民,號實齋,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進士。曾從真德秀學。歷廣州司理參軍,景定間為池州僉判,改襄陽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詠梅詩三百余首。

    [南北朝] 劉昶 劉昶簡介與生平

    劉昶(435-498),劉昶,字休道,宋文帝子。

    釋敬安頭像 [清代] 釋敬安 釋敬安簡介與生平

    釋敬安(1851-1912)近代愛國詩僧。俗名黃讀山,字福馀,法名敬安,字寄禪,湖南湘潭縣雁坪鄉銀湖塘人。少以孤貧出家,致力詩文,得王闿運指授,才思日進,入“碧湘詩社”。曾于寧波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燈供佛,并燒二指使駢,自號八指頭陀,曾任浙江天童寺方丈。辛亥革命后,當選為中華佛教總會會長,時湖南等地發生寺產糾紛,應眾邀入京請愿,到京未達目的,即卒于法源寺。生平頗有詩名,歿后楊度為刻《八指頭陀詩文集》。

    [清代] 宋徵輿 宋徵輿簡介與生平

    宋徵輿(公元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六七年)字直方,一字轅文,江蘇華亭人。生于明神宗萬歷四十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六年,年五十歲。順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徵輿為諸生時,與陳子龍、李雯等倡幾社,以古學相砥礪,故所作以博瞻見長,《四庫全書提要》云: “徵輿為諸生時,與陳子龍、李雯等以古學相砥礪,所作以博贍見長,其才氣睥睨一世 ,而精練不及子龍 ,故聲譽亦稍亞之云。”有《林屋文稿》十六卷,詩稿十四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宋代] 雷應春 雷應春簡介與生平

    雷應春:詞作家,字春伯,郴人。嘉定十年(1217)進士,分教岳陽,除監行在都進奏院,擢監察御史。歸隱九年,又起知臨江軍。全宋詞收錄其詞兩首《好事近》、《沁園春》。

    林景熙頭像 [宋代] 林景熙 林景熙簡介與生平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顧德輝頭像 [宋代] 顧德輝 顧德輝簡介與生平

    顧德輝(1310~1369)一名瑛,又名阿瑛,字仲英,號金粟道人,江蘇昆山人。家富,輕財善結納賓客,豪宕自喜,年30始折節讀書,購古書名畫、彝鼎秘玩,筑別業于茜涇西,曰玉山佳處,與客賦詩其中。四方文學士皆至其家。為逃避張士誠授官,隱居嘉興合溪,子元臣為元官,故封錢塘縣男,母喪歸綽溪。再逃避士誠授官,斷發廬墓,號金粟道人。后徙濠梁,卒。《語林》云:“顧仲瑛風流文雅著稱東南,才情妙麗。”著有《玉山草堂集》。

    [南北朝] 釋寶月 釋寶月簡介與生平

    釋寶月,南朝蕭齊時期詩僧。生卒時間及生平不詳。俗姓康,一說姓庾,胡人后裔,善解音律,頗有文名。《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輯得其詩五首。

    龔翔麟頭像 [清代] 龔翔麟 龔翔麟簡介與生平

    龔翔麟(1658—1733)清代藏書家、文學家。字天石,號蘅圃,又號稼村,晚號田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年中順天鄉試乙榜。由工部主事累遷御史,有直聲,致仕歸。工詞,與朱彝尊等合稱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詩稿》、《紅藕莊詞》。

    [宋代] 潘大臨 潘大臨簡介與生平

    潘大臨(約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宋代江西派詩人,湖北黃州(今屬黃岡市)人,字邠老,一字君孚,潘鯁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與弟潘大觀皆以詩名。善詩文,又工書,從蘇軾、黃庭堅、張耒游,雅所推重。為人風度恬適,殊有塵外之韻。

    顏仁郁頭像 [唐代] 顏仁郁 顏仁郁簡介與生平

    科場才俊——顏仁郁, 字文杰,號品俊。福建德化三班泗濱人。生于唐大和(827~835)間。祖籍河南溫縣。祖父顏景茂,為兵曹參軍,入閩任福州侯官縣令。父顏芳(787~860),隨其父入閩,輾轉來到永福(今永泰)縣歸德場歸義鄉山亭里(今德化縣三班鎮泗濱村),受聘于金員外為家塾教師,后怡情當地山水,定居肇基于此。仁郁為顏芳第七子。

    洪秀全頭像 [清代] 洪秀全 洪秀全簡介與生平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1864年5月26日或1864年5月24日也有可能),是太平天國以宗教名義發動民變的領袖,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嘉應州。洪秀全以一鄉村塾師走上武裝斗爭道路,領導了規模空前的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高珩頭像 [明代] 高珩 高珩簡介與生平

    高珩(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始祖高全十世孫,字蔥佩,號念東,晚號紫霞道人,山東淄川人。生于明神宗萬歷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歲。明崇禎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順治朝授秘書院檢討,升國子監祭酒,后晉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珩工詩,體近元、白,生平所著,不下萬篇。著有《勸善》諸書及《棲云閣集》。有《棲霎閣詩》十六卷,為趙執信所編;拾遺三卷,為宋弼所輯,《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宋代] 徐君寶妻 徐君寶妻簡介與生平

    徐君寶妻是南宋末年岳州(今湖南岳陽)人,姓名亡佚,但以其留下的一首絕命詞《滿庭芳》而聞名于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