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人大全

    劉仙倫頭像 [宋代] 劉仙倫 劉仙倫簡介與生平

    劉仙倫(生卒年不詳)一名儗,字叔儗,號招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與劉過齊名,稱為“廬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輯為《招山樂章》一卷。

    [宋代] 吳惟信 吳惟信簡介與生平

    吳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吳興)人。南宋后期詩人。

    劉子翚頭像 [宋代] 劉子翚 劉子翚簡介與生平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唐代] 韋安石 韋安石簡介與生平

    韋安石(648~712年),唐武則天、中宗、睿宗三朝宰相。

    周濟頭像 [清代] 周濟 周濟簡介與生平

    周濟(1781年-1839年)字保緒,一字介存,號未齋,晚號止庵。江蘇荊溪(今江蘇宜興)人,清朝詞人及詞論家。一八〇五年(清嘉慶十年)進士。官淮安府學教授。著有《味雋齋詞》和《止庵詞》各一卷,《詞辨》十卷,《介存齋論詞雜著》一卷,輯有《宋四家詞選》。另有論詞調之作,以婉、澀、高、平四品分目,已散佚。《清史稿》卷四六八有傳。

    譚獻頭像 [清代] 譚獻 譚獻簡介與生平

    譚獻(1832~1901),近代詞人、學者。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譚獻的詞,內容多抒寫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強調"寄托",風格過于含蓄隱曲。但文詞雋秀,瑯瑯可誦,尤以小令為長。著有《復堂類集》,包括文、詩、詞、日記等。另有《復堂詩續》、《復堂文續》、《復堂日記補錄》。詞集《復堂詞》,錄詞 104闋。

    鄭文寶頭像 [宋代] 鄭文寶 鄭文寶簡介與生平

    鄭文寶(953~1013)字仲賢,一字伯玉,汀洲寧化(今屬福建)人,鄭彥華子。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師事徐鉉,仕南唐為校書郎,歷官陜西轉運使、兵部員外郎。善篆書,工琴,以詩名世,風格清麗柔婉,所作多警句,為歐陽修、司馬光所稱賞。著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

    [唐代] 金地藏 金地藏簡介與生平

    金地藏,新羅(今朝鮮)僧人,真名金喬覺。金喬覺早年曾經來大唐留學,漢學修養頗深,其詩作被收入《全唐詩》。

    [清代] 宋琬 宋琬簡介與生平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永平兵仆道、寧紹臺道。族子因宿憾,誣其與聞逆謀,下獄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吳、越間,尋起四川按察使。琬詩入杜、韓之室,與施閏章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與嚴沆、施閏章、丁澎等合稱為燕臺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鄉亭詞》。

    [明代] 謝榛 謝榛簡介與生平

    謝榛(1495~1575)明代布衣詩人。字茂秦,號四溟山人、脫屣山人,山東臨清人。十六歲時作樂府商調,流傳頗廣,后折節讀書,刻意為歌詩,以聲律有聞于時。嘉靖間,挾詩卷游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為“后七子”之一,倡導為詩摹擬盛唐,主張“選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讀之以奪神氣,歌詠之以求聲調,玩味之以裒精華。”后為李攀龍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諸藩王間,以布衣終其身。其詩以律句絕句見長,功力深厚,句響字穩,著有《四溟集》、《四溟詩話》。

    祝允明頭像 [明代] 祝允明 祝允明簡介與生平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葉清臣頭像 [宋代] 葉清臣 葉清臣簡介與生平

    葉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長洲人(今蘇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歷任光祿寺丞、集賢校理,遷太常丞,進直史館。論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為仁宗采納,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權三司使。知永興軍時,修復三白渠,溉田六千頃,實績顯著,后人稱頌。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宋代] 家鉉翁 家鉉翁簡介與生平

    家鉉翁(約1213~1297)號則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人。家鉉翁身長七尺,狀貌奇偉,威嚴儒雅。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刑獄,入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1272),權知紹興府、浙東安撫提舉司事。德祐初,權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遷戶部侍郎,權侍右侍郎,兼樞密都承旨。二年(1276),賜進士出身,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次近郊,丞相賈馀慶、吳堅檄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署。奉使元營,留館中。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還,賜號處士,時年八十二,后數年以壽終。《宋史》有傳。有《則堂集》六卷,《彊(強)村叢書》輯為《則堂詩馀》一卷。詞存三首收于《全宋詞》中。

    夏竦頭像 [宋代] 夏竦 夏竦簡介與生平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司馬槱頭像 [宋代] 司馬槱 司馬槱簡介與生平

    司馬槱字才仲,陜州夏縣人,元佑中以蘇軾薦,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入第五等,賜同進士出身。累遷河中府司理參軍,終知杭州,卒于任。事跡見張耒《書司馬槱事》(《張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詞》錄其詞二首。

    [唐代] 李昂 李昂簡介與生平

    李昂(并非唐文宗李昂),詩作很少,全唐詩中僅存其二首,他的生平事跡也記載極少,只知道他在開元時任考功員外郎。雖然李昂在唐代詩人里毫無名氣,存詩也少,但他的詩作還是相當不錯的,寫得激越豪壯,恰似一曲嘹亮雄健的軍中樂章,能從中感受到大唐盛時那賁張的血脈。

    [唐代] 辛弘智 辛弘智簡介與生平

    高宗時官國子祭酒。曾與同房學士常定宗爭詩,由太學博士羅道琮判定之。事跡見《朝野僉載》卷二。《全唐詩》存詩3首。

    [宋代] 祖可 祖可簡介與生平

    [約公元一一]俗姓蘇,字正平,丹陽人,蘇庠之弟。(庠為澧州人,與祖可里居不同,未知何故)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徽宗崇寧初前后在世。住廬山,與善權同學詩,氣骨高邁有癩病,人稱癩可。與陳師道、謝逸等結江西詩社。祖可著有瀑泉集十三卷,《文獻通考》及東溪集傳于世。吳曾稱“正平工詩,其長短句尤佳。”

    [宋代] 孔平仲 孔平仲簡介與生平

    孔平仲 北宋詩人。字義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余縣)人。生卒年不詳。治平二年(1065)舉進士,曾任秘書丞、集賢校理,又提點江浙鑄錢、京西刑獄。

    [清代] 大須 大須簡介與生平

    [清]僧。字芥航,一作芥舟,號六不(一作不須,又作不不)頭陀。了禪弟子。江蘇鹽城蔡氏子。家貧,披薙于吳門三元宮,后到寶華山,晚年居焦山。彭玉麟(一八一六―一八九0)與訂方外交,工詩善畫,畫蘭竹頗佳。《清朝書畫家筆錄》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