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漢字大全

    漢字拼音解釋
    dàn 1.只;僅僅:但愿如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遼闊的原野上,但見麥浪隨風起伏。2.但是:屋子小,但挺干凈。工作雖然忙,但一點也沒放松學習。3.姓。
    xiāng|xiàng [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liǎng 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mín 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tā|jiě [tā]用于女性第三人稱;亦用以代稱國家,山河,旗幟等,表示敬愛。[jiě]同“”。
    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wén 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děng 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wài 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1.次序:次第。等第。2.前綴。表示次序:第一。第二。3.科第。科舉時代稱考中(zhòng)叫及第,沒有考中叫落第。4.舊時官僚和貴族的大宅子:府第。宅第。5.文言連詞。但是。
    wáng|wàng [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gāo 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wèn 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請人解答:詢問。問事處。不懂就問。答非所問。2.為表示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好。問候。3.審訊;追究:審問。問案。首惡必辦,脅從不問。4.管;干預:過問。不聞不問。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東西):我問他借兩本書。6.姓。
    tài 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tóu|tou [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qíng 1.感情:熱情。有情。無情。溫情。2.情面:人情。講情。托情。求情。3.愛情:情書。情話。談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發情期。5.情形;情況:病情。軍情。實情。災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請。
    西 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1.機器:縫紉機。打字機。插秧機。拖拉機。2.飛機:客機。運輸機。機場。機群。3.事情變化的樞紐;有重要關系的環節:事機。生機。轉機。4.機會;時機:乘機。隨機應變。機不可失。5.生活機能:有機體。無機化學。6.重要的事務:日理萬機。7.心思;念頭:動機。心機。殺機。8.能迅速適應事物的變化的;靈活:機智。機警。9.姓。
    1.人稱代詞。稱人以外的事物:這杯牛奶你喝了它。2.姓。
    huí 1.曲折環繞: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針。峰回路轉。2.從別處到原來的地方;還:回家。回鄉。送回原處。3.掉轉:回頭。回過身來。4.答復;回報:回信。回敬。5.回稟。6.謝絕(邀請);退掉(預定的酒席等);辭去(伙計、傭工):送來的禮物都回了。7.指事情、動作的次數:來了一回。聽過兩回。那是另一回事。8.說書的一個段落,章回小說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紅樓夢》。9.回族:回民。10.姓。11.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從別處到原處:從郵局取回一個包裹。書報閱后,請放回原處。
    bìng|bīng [bìng]1.合在一起:歸并。合并。把三個組并成兩個。2.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平排著:并蒂蓮。我們手挽著手,肩并著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時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時進行:兩說并存。相提并論。4.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略帶反駁的意味:你以為他糊涂,其實他并不糊涂。所謂團結并非一團和氣。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擁護領導的決定。6.用法跟“連”相同(常跟“而”、“亦”呼應):并此而不知。并此淺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別稱。
    jiān|jiàn [jiān]1.方位詞。中間:彼此間。同志之間。兩國之間。2.方位詞。一定的空間或時間里:田間。人間。晚間。一剎那間。3.一間屋子;房間:里間。車間。衣帽間。4.房屋的最小單位:一間臥室。三間門面。5.姓。“閒”[jiàn]1.空隙:乘間。2.嫌隙;隔閡:親密無間。3.隔開;不連接:間隔。黑白相間。4.挑撥使人不和;離間:反間。5.拔去或鋤去(多余的苗):間蘿卜苗。“閒”
    shǒu 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1.三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guān 1.使開著的物體合攏:關窗戶。把抽屜關上。2.使機器等停止運轉;使電氣裝置結束工作狀態:關機。關燈。關電視。3.放在里面不使出來:鳥兒關在籠子里。監獄是關犯人的。4.(企業等)倒閉;歇業:有一年,鎮上關了好幾家店鋪。5.古代在交通險要或邊境出入的地方設置的守衛處所:關口。關防。山海關。嘉峪關。我的責任就是不讓廢品混過關去。6.城門外附近的地區:城關。北關。關廂。7.門閂:門插關兒。斬關落鎖。8.貨物出口和進口查驗收稅的地方:海關。關稅。9.比喻重要的轉折點或不容易度過的一段時間:難關。只要突破這一關,就好辦了。10.姓。
    zhòng|chóng [zhòng]1.重量;分量:舉重。這條魚有幾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輕”相對):體積相等時,鐵比木頭重。工作很重。腳步很重。話說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勢很重。重傷。4.重要:重地。重任。5.重視:敬重。尊重。看重。器重。為人所重。重男輕女是錯誤的。6.不輕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復:重出。書買重了。2.重新;再:重逢。舊地重游。重寫一遍。3.層:云山萬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難。4.使重疊在一起;摞:把兩領席重在一起。5.姓。
    yīng|yìng [yìng]1.回答或隨聲相和:應答。呼應。應對(答對)。應和(hè)。答應。喊他不應。應承。反應(a.化學上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性質和成分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b.人和動物受到刺激而發生的活動和變化;c.回響,反響)。2.接受,允許,答應要求:應邀。應聘。應考。3.順合,適合:順應。適應。應機。應景。應時。應用文。4.對待:應付。應變。應酬。[yīng]1.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應當。應該。應分(fèn)。應有盡有。2.隨,即:“桓督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3.姓。
    gōng 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xìng 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quán 1.完備;齊全:這部書不全。東西預備全了。棉花苗已出全。2.保全;使完整不缺:兩全其美。3.整個:全神貫注。全家光榮。全書十五卷。4.完全;都:全不是新的。不全是新的。他講的話我全記下來了。5.姓。
    mén 1.房屋、車船或用圍墻、籬笆圍起來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門。屋門。送貨上門。2.裝置在上述出入口,能開關的障礙物,多用木料或金屬材料做成:鐵門。柵欄門兒。兩扇紅漆大門。3.器物可以開關的部分:柜門兒。爐門兒。4.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電門。閘門。球進門了。5.門徑:竅門。打網球我也摸著點門兒了。6.舊時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現在指一般的家庭:張門王氏。長門長子。滿門。雙喜臨門。7.宗教、學術思想上的派別:儒門。佛門。左道旁門。8.傳統指稱跟師傅有關的:拜門。同門。門徒。9.一般事物的分類:分門別類。五花八門。10.姓。
    lǎo 1.年歲大(跟“少、幼”相對):老人。老大爺。他六十多歲了,可是一點兒也不顯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稱):徐老。敬老院。扶老攜幼。3.婉辭,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帶“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對某些方面富有經驗;老練: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對,下6.同):老廠。老朋友。老根據地。這種紙煙牌子很老了。7.陳舊:老腦筋。老機器。這所房子太老了。8.原來的:老脾氣。老地方。9.(蔬菜)長得過了適口的時期(跟“嫩”相對,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雞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diǎn 1.液體的小滴:雨點兒。掉點兒了。2.小的痕跡:墨點兒。斑點。3.漢字的筆畫,形狀是“、”。4.幾何學上指沒有大小(即沒有長、寬、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圖形。如兩直線的相交處、線段的兩端都是點。5.小數點,如432.5讀作四三二點兒五或四百三十二點兒五。6.表示少量:一點兒小事。吃點兒東西再走。7.用于事項:兩點意見。8.一定的地點或程度的標志:起點。終點。冰點。沸點。據點。先突破一點。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優點。重點。特點。10.姓。11.鐵制的響器,掛起來敲,用來報告時間或召集群眾。12.舊時夜間計時用更點,一更分五點:五更三點。13.時間單位,一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14.規定的鐘點:誤點。到點了。15.點心:茶點。早點。糕點。
    shēn 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dōng 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東邊兒。東方。東風。東城。城東。大江東去。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家。3.東道:我做東,請你們吃飯。4.姓。
    yóu 1.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2.自,從: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3.順隨,聽從,歸屬:由不得。信馬由韁。4.經過,經歷:必由之路。由來已久。5.憑借:由此可知。6.古同“”,尚且,還。7.古同“”,猶如,好像。8.姓。
    hé|hē|hè [hé]1.疑問代詞(a.什么,如“何人?”b.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樣,怎樣,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發表反問,如“何樂而不為?”)。2.副詞,多么:何其壯哉!3.姓。[hè]古同“”,擔。[hē]古同“”,譴責。
    xiàng 1.方向:志向。風向。2.對著,特指臉或正面對著(跟“背”相對):向陽。面向講臺。兩人相向而行。3.將近;接近:向曉。向晚。4.偏袒:老鄉向老鄉。5.表示動作的方向:向東走。向先進工作者學習。從勝利走向勝利。6.姓。7.向來:向有研究。向無此例。
    zhì 1.到:至今。自始至終。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極;最:至為感謝。你要早來,至遲下星期內一定趕到。
    1.東西;事物:動物。貨物。物質。物盡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物議。待人接物。3.內容;實質:言之有物。空洞無物。4.姓。
    zhàn 1.戰爭;戰斗:宣戰。停戰。持久戰。商戰。2.進行戰爭或戰斗:戰勝。百戰百勝。愈戰愈勇。3.姓。4.發抖:寒戰。打戰。膽戰心驚。
    1.行業:工業。農業。林業。畜牧業。飲食業。各行各業。2.職業:就業。轉業。業余。無業。3.學業:肄業。修業。畢業。結業。4.事業:功業。創業。業績。5.產業;財產:家業。業主。6.從事(某種行業):業農。業商。7.姓。8.佛教徒稱一切行為、言語、思想為業,分別叫做身業、口業、意業,合稱三業,包括善惡兩面,一般專指惡業。9.已經:業已。業經。
    bèi|pī [bèi]1.睡覺時覆蓋身體的東西:被子。被單。棉被。毛巾被。羽絨被。被褥。2.蓋,遮覆:被覆。澤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被災。被難(nàn)。4.介詞,用在句中表示主講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辭退了。5.用在動詞前,表示受動:被動。被告。被批評。被剝削。[pī]古同“”,覆蓋。
    zhèng 1.政治:政綱。政工人員。2.政府:黨政軍民。3.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4.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家政。校政。
    nèi|nà [nèi]1.里面,與“外”相對:內部。內外。內定。內地。內閣。內行(háng)。內涵。2.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內人。內親。內弟。3.親近:內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收入;接受。
    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ér 1.雄性的:兒馬。兒狗。2.后綴(注音作r)。3.名詞后綴,主要有下面幾種作用。a)表示小:盆兒、棍兒、窟窿兒、小車兒。b)表示詞性變化:吃兒、蓋兒、卷(juǎn)兒(動詞名詞化);亮兒、尖兒、零碎兒(形容詞名詞化)。c)表示具體事物抽象化:門兒、根兒、油水兒。d)區別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兒(海洛因),老家—老家兒(父母和家中其他長輩)。4.少數動詞的后綴:玩兒。火兒。參看〖兒化〗。“兒”
    1.達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將及十載。2.趕上:及時。及早。望塵莫及。3.比得上:論學習,我不及他。4.推及;顧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點,不及其余。5.姓。6.用“及”連接的成分多在意義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1.進去。與“出”相對:入場。入冬。2.參加:入伍。入團。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歲入。5.入聲。
    xiān 1.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對):先進。先例。事先。領先。爭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為或事件發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說幾句。3.暫時: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慮。4.祖先;上代:先人。5.尊稱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術比先強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訴我?7.姓。
    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為人。嚴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見〖干支〗。3.姓。
    ān 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穩。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國。3.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安于現狀(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對):公安。治安。轉危為安。5.使有合適的位置:安插。安頓。6.安裝;設立:安門窗。安電燈。咱們村上安有線電視了。7.加上:安罪名。安個頭銜。8.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問代詞。11.問處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問,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無其事?13.安培的簡稱。導體橫截面每秒通過的電量是1庫時,電流強度就是1安。
    huò 1.也許,有時,表示不定的詞:或許。或者(a.也許;b.連詞,用在敘述句里,表示選擇關系。均可單用“或”)。或然。或則。2.某人,有的人:或告之曰。3.稍微:不可或緩。不可或忽。不可或缺。
    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hěn 表示程度相當高:很快。很不壞。很喜歡。很能辦事。好得很。大家的意見很接近。我很知道他的脾氣。
    zuì 副詞。表示在程度上達到極點,超過一切同類的人或事物:最好。
    shū 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zhì 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měi 1.美麗;好看(跟“丑”相對):這小姑娘長得真美。這里的風景多美呀!2.使美麗:美容。美發。3.令人滿意的;好:美酒。價廉物美。日子過得挺美。4.美好的事物;好事:美不勝收。成人之美。5.得意:老師夸了他幾句,他就美得了不得。6.姓。7.指美洲:南美。北美。8.指美國:美圓。美籍華人。
    shān 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 網站為您提供漢字大全、所有漢字列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