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字旁的字
竹字旁的字有:等、第、管、笑、算、答、策、簡、篇、符、筑、簽、籍、竹、箭、箱、籌、簿、筒、筋、篤、籃、笛、笨、筵、簇、篷、竿、籓、箋、簦、笠、簫、簧、竺、笙、籬、笏、篡、笆、簟、笥、籩、筠、笞、篩、筷、箕、篆、筍、箏、笫、筐、箍、笈、簸、箴、筏、箓、笪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等 | děng | 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
第 | dì | 1.次序:次第。等第。2.前綴。表示次序:第一。第二。3.科第。科舉時代稱考中(zhòng)叫及第,沒有考中叫落第。4.舊時官僚和貴族的大宅子:府第。宅第。5.文言連詞。但是。 |
管 | guǎn | 1.管子:鋼管。竹管。水管。氣管兒。2.吹奏的樂器:黑管。管弦樂。3.形狀像管的電器件:電子管。晶體管。4.用于細長圓筒形的東西:一管毛筆。兩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賬。管圖書。誰管倉庫?。她能同時管十臺機器。7.管轄:這個省管著幾十個縣。8.管教:管孩子。9.擔任(工作):我管宣傳,你管文體。10.過問:管閑事。這事我們不能不管。11.保證;負責供給:管保。不好管換。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專跟“叫”配合:他長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錢。管我要東西。14.不管;無論:管他是誰,該批評就得批評。15.關涉;牽涉:他不愿來,管我什么事? |
笑 | xiào | 1.露出愉快的表情,發出歡喜的聲音:笑容。微笑。眉開眼笑。哈哈大笑。2.譏笑:恥笑。見笑。笑他不懂事。3.姓。 |
算 | suàn | 1.計算數目:珠算。筆算。心算。預算。能寫會算。算了一筆賬。2.計算進去:明天賽球算我一個。3.謀劃;計劃:失算。打算。盤算。暗算。算計。4.推測:我算他今天該動身了。5.認做;當做:他可以算一個好學生。你們挑剩下的都算我的。6.算數;承認有效力:他說的不算,還得你說。7.作罷;不再計較(后面跟“了”):算了,別說了。他不愿意就算了吧。8.表示比較起來最突出:我們班里,就算他年紀最小了。9.總算:最后算把這個問題弄懂了。10.姓。 |
答 | dá|dā | [dá]1.回答:對答。一問一答。答非所問。2.受了別人的好處,還報別人:答謝。報答。3.姓。[dā]義同“答”(dá),專用于“答應、答理”等詞。 |
策 | cè | 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
簡 | jiǎn | 1.簡單(跟“繁”相對):簡便。簡體。言簡意賅。刪繁就簡。2.使簡單;簡化:精簡。精兵簡政。3.姓。4.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簡札。簡冊。竹簡。5.信件:書簡。小簡。6.選擇(人才):簡拔。簡選。 |
篇 | piān | 1.首尾完整的文章;一部書可以分開的大段落:篇章。《荀子·勸學篇》。2.寫著或印著文字的單張紙:歌篇。3.量詞。用于文章、紙張、書頁等:一篇論文。三篇兒紙。 |
符 | fú | 1.符節:兵符。虎符(虎形的兵符)。2.代表事物的標記;記號:符號。音符。3.符合(多跟“相”或“不”合用):兩個數目相符。他所說的與事實不符。4.道士所畫的一種圖形或線條,聲稱能驅使鬼神、給人帶來禍福:護身符。畫了一張符。5.姓。 |
筑 | zhù|zhú | [zhù]1.搗土的杵:“項王伐齊,身負板筑,以為士卒先”。2.建造,修蓋:修筑。建筑。構筑。3.居室:“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棲”。4.古代弦樂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zhú]中國貴州省貴陽市的別稱。 |
簽 | qiān | 1.為了表示負責而在文件、單據上親自寫上姓名或畫上記號:簽發。簽押。請你簽個字。2.用比較簡單的文字提出要點或意見:簽呈。領導在報告上簽了意見。3.上面刻著文字符號用于占卜或賭博、比賽等的細長小竹片或小細棍:抽簽兒。求簽(迷信)。4.作為標志用的小條兒:標簽兒。書簽兒。在書套上貼一個浮簽兒。5.竹子或木材削成的有尖兒的小細棍:牙簽兒。6.粗粗地縫合:簽上貼邊。 |
籍 | jí | 1.書;書冊:古籍。經籍。2.登記隸屬關系的冊簿。引申指隸屬關系:國籍。黨籍。戶籍。3.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原籍。祖籍。 |
竹 | zhú | 竹子,多年生常綠植物。莖圓柱形,有節,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紙原料。嫩芽即竹筍,可食。 |
箭 | jiàn | 1.古代兵器,長約二三尺的細桿裝上尖頭,桿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發射。現代射箭運動用的箭一般用鋼、鋁合金、塑料等制成。2.指箭能射到的距離:一箭之遙。半箭多路。 |
箱 | xiāng | 1.箱子,收藏衣物的長方體器具。2.形狀像箱子的東西:風箱。信箱。 |
籌 | chóu | 1.計數目或用作領取物品憑證的用具:竹籌。2.謀劃:統籌兼顧。3.計策;辦法:一籌莫展。 |
簿 | bù|bó | [bù]1.本子,冊籍:簿冊。簿記。簿籍。簿錄。2.古代稱公文、案卷:對簿公堂。3.古代的儀仗侍從:簿伍。鹵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時的儀仗隊。次序排列嚴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笏。[bó]古同“箔”,養蠶席。 |
筒 | tǒng | 1.粗大的竹管:竹筒。2.較粗的管狀器物:筆筒。煙筒。郵筒。用鐵皮卷個筒。3.衣服等的筒狀部分:袖筒兒。襪筒兒。長筒靴。也作統。 |
筋 | jīn | 1.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筋骨。2.口語稱皮下的靜脈管:青筋。3.肌肉的舊稱。4.像筋的東西:葉筋。鋼筋。 |
篤 | dǔ | 1.忠實;一心一意:篤厚。篤志。情愛甚篤。2.(病勢)沉重:危篤。病篤。3.很;甚:篤愛。篤好(hào)。4.姓。 |
籃 | lán | 1.籃子:菜籃。竹籃。2.籃球架上供投球用的籃筐:投籃。3.指籃球運動:男籃。女籃。 |
笛 | dí | 1.管樂器。單管橫吹,用竹子或金屬管制成,形制大小不一,上面有一排供吹氣、蒙笛膜和調節發音的孔。發音清脆嘹亮。用于獨奏、伴奏及合奏。2.響聲尖銳的發音器:警笛。汽笛。 |
笨 | bèn | 1.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差;不聰明:愚笨。腦子笨。他很笨。2.不靈巧;不靈活:嘴笨。笨手笨腳。3.費力氣的;笨重:笨活兒。搬大箱子、大柜子這些笨家具得找年輕人。 |
筵 | yán | 古人席地而坐時鋪的席,泛指筵席:喜筵。壽筵。 |
簇 | cù | 1.聚攏在一塊兒;聚集成一團:簇擁。花團錦簇。2.量詞。用于聚集成團的東西:一簇鮮花。 |
篷 | péng | 1.(篷兒)遮蔽日光、風、雨的設備,用竹木、葦席或帆布等制成(多指車船上用的):船篷。篷窗(帆船窗戶)。敞篷兒汽車。把篷撐起來。2.船帆:扯起篷來。 |
竿 | gān | 竿子:釣竿。立竿見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籓 | fān|pān|biān | [fān]1.大箕。2.古同“藩”,籬笆:“籓門竹徑,清楚可愛。”[pān]姓。[biān]有柄的畚箕一類器具。 |
箋 | jiān | 1.注解:箋注。2.寫信或題詞用的紙:信箋。便箋。3.信札:箋札(書信)。 |
簦 | dēng | 古代有柄的笠。類似雨傘。 |
笠 | lì | 用竹或草編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陽光:斗笠。竹笠。草笠。 |
簫 | xiāo | 也叫洞簫。管樂器。竹制,單管直吹,上有吹孔及六個音孔,發音清幽。常用于獨奏及合奏。 |
簧 | huáng | 1.樂器里用為振動發聲的薄片:笙簧。風琴簧片。2.器物上有彈力的機件:彈簧。鎖簧。 |
竺 | zhú|dǔ | [zhú]1.〔天竺〕印度的古稱。2.姓。[dǔ]古同“篤”,厚。 |
笙 | shēng | 簧管樂器。殷周時已流行。一般有十七根長短簧管(其中三根不發音)插于銅斗中,奏時手按指孔,利用吹吸氣流振動簧片發音。能奏和音。現經改革,有二十二至三十二簧笙及加鍵笙等。多用于伴奏、合奏或獨奏。 |
籬 | lí | 〔籬笆〕房屋、場地等的圍欄設施。一般用竹子、葦子、秫秸、荊條、樹枝等編扎而成。 |
笏 | hù | 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 |
篡 | cuàn | 原指臣子奪取君主的權位,現指用陰謀手段奪取權力和地位:篡位。篡奪。 |
笆 | bā | 用竹片或樹的枝條編成的片狀器物:荊笆。竹篾笆。 |
簟 | diàn | 竹席:曬簟(攤曬糧食等的席子)。 |
笥 | sì | 盛飯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 |
籩 | biān | 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盛果實、干肉等的竹編食器。 |
筠 | yún|jūn | [yún]1.竹子的青皮。2.借指竹子。[jūn]筠連(Jūnlián),地名,在四川。 |
笞 | chī | 用鞭、杖或竹板子抽打:鞭笞。 |
篩 | shāi | 1.篩子。2.把東西放在羅或篩子里,來回搖動,使細碎的漏下去,粗的留在上頭:篩沙子。把綠豆篩凈。3.比喻經挑選后淘汰:他擔心考不好給篩下來。4.使酒熱:把酒篩一篩再喝。5.斟(酒或茶)。6.敲(鑼):篩了三下鑼。 |
筷 | kuài | 筷子,吃飯時夾食物的用具。 |
箕 | jī | 1.簸箕:箕踞。2.簸箕形的指紋:斗箕。3.二十八宿之一。4.姓。 |
篆 | zhuàn | 1.漢字形體的一種:篆書。篆體。大篆。小篆。真草隸篆。2.寫篆書:篆額(用篆字寫在碑額上)。3.指印章。 |
筍 | sǔn | 也叫竹筍。竹子的嫩芽,可做蔬菜。有冬筍、春筍等。 |
箏 | zhēng | 撥弦樂器。木制長形,戰國時秦地已有。歷代弦制不一,有十三弦、十六弦等。現經改革,已發展為二十一或二十五弦,并有轉調箏,表現力更為豐富。用于獨奏、伴奏及合奏。 |
笫 | zǐ | 竹篾編的席。也用作床的代稱:床笫。 |
筐 | kuāng | 用竹篾、柳條、荊條等編的容器:抬筐。糞筐。編竹筐兒。兩筐土。 |
箍 | gū | 1.用竹篾或金屬條捆緊;用帶子之類勒住:用鐵環箍木桶。他頭上箍著條毛巾。2.緊緊套在東西外面的圈兒:柱子上圍了六七道金箍。左胳膊上帶著紅箍兒。 |
笈 | jí | 1.書箱:負笈從師。2.書籍:秘笈。 |
簸 | bò|bǒ | [bò]〔簸箕〕用來簸糧食或撮垃圾等的一種器具。用竹篾、柳條、鐵皮、塑料等制成。[bǒ]用簸(bò)箕上下顛動,揚去糧食中的糠秕、塵土等雜物。 |
箴 | zhēn | 1.勸告;規誡:箴言。2.舊時一種文體。是規誡性的韻文。3.同“針”。 |
筏 | fá | 筏子,用竹、木等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如竹筏、木筏。有些地方有用牛羊皮制成的,叫皮筏。 |
箓 | lù | 簿籍。也指封建帝王或道教的神秘文書。 |
笪 | dá | 1.一種用粗竹篾編成的形狀像席的東西,通常用來鋪在地上晾曬糧食。2.拉船的繩索。3.姓。 |
* 網站為您提供竹字旁的漢字有哪些,竹字旁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