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簦怎么讀 簦的意思

    “簦”字共有1個讀音: [dēng]  
    簦
    漢字
    讀音 [dēng]
    注音 ㄉㄥ
    部首 [竹]  竹字旁
    筆畫 總筆畫:18 部外:12
    異體字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C26
    其它編碼 五筆:twgu 倉頡:hnot 鄭碼:mxju 四角:88108
    筆順編碼 314314543341251431
    筆順筆畫 ノ一丶ノ一丶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筆順名稱 撇 橫 點 撇 橫 點 橫撇/橫鉤 點 撇 撇 捺 橫 豎 橫折 橫 點 撇 橫

    簦字的意思

    古代有柄的笠。類似雨傘。

    簦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dēng ㄉㄥˉ

     ◎ 古代有柄的笠,像現在的雨傘。

    英語 large umbrella with a long handle, used for street stalls

    法語 (antiquité)? parapluie de paille ou de bambou

    簦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dēng

    〈名〉

    (1) 古代有柄的笠,類似現在的傘 [a large broad-rimmed bamboo or straw hat with a handle]

    簦,笠蓋也。從竹,登聲。——《說文》。今之省雨傘也。

    [夫差]遵 汶伐 博,簦笠相望于 艾陵。——《國語·吳語》

    (2) 器名 [a kind of vessel]

    [罕拔]后乏鹽,求于 瑞體, 瑞體饋海鹽五千簦。—— 清·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簦字的辭典解釋

    簦ㄉㄥdēng名

    古代御雨的器具,猶如現在的雨傘。《說文解字·竹部》:「簦,笠蓋也。」清·段玉裁·注:「笠而有柄如蓋也,即今之雨繖。」《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虞卿者,游說之士也。躡??檐簦說趙孝成王。」裴骃集解引徐廣曰:「簦,長柄笠。笠有柄者謂之簦。」

    康熙字典解釋

    簦【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騰切,音登。《說文》笠蓋也。《史記·平原君傳》虞卿躡蹻擔簦,說趙孝成王。《註》簦,長柄笠。《急就篇註》簦、笠,皆所以禦雨。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簦。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古逸詩·越謠歌》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爲君下。

    又《篇海》竹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簦【卷五】【竹部】

    笠蓋也。從竹登聲。都滕切

    說文解字注

    (簦)笠葢也。笠而有柄如葢也。卽今之雨繖。史記。躡屩擔簦。按簦亦謂之笠。渾言不別也。士喪禮下篇。燕器杖笠翣。注曰。笠、竹??葢也。云葢則簦也。又按疏云。??、竹靑皮。恐非是。??疑同箁。竹箬也。今人謂之箬帽。從竹。登聲。都滕切。六部。

    簦字組詞

    簦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簦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