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畫的字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蟥 | huáng | 見〖螞蟥〗。 |
駹 | máng | 1.青色的馬。2.雜色的牲口:“用駹可也。” |
蹓 | liū | [liū]偷偷地走開:他說著,一轉身就想~。[liù]慢慢走;散步:~大街。到公園去~一~。 |
簄 | hù | 在江海中捕魚的竹器。 |
膽 | dǎn | 同“膽”。 |
駼 | tú | 〔騊駼〕同“騊”。 |
鞚 | kòng | 馬籠頭。 |
鐠 | pǔ | 金屬元素,符號Pr(praseodymium)。是一種稀土元素。銀白色。用來制特種合金、有色玻璃、陶瓷、搪瓷,也用作催化劑。 |
薿 | nǐ | 〔薿薿〕形容茂盛。 |
餽 | kuì | 同“饋”。 |
繄 | yī | 1.同“惟(wéi)”。文言助詞。用在句首:繄我獨無。2.同“是(shì)”。 |
鍍 | dù | 同“鍍”。 |
縮 | suō|sù | [suō]1.由大變小或由長變短;收縮:緊~。2.沒伸開或伸開了又收回去;不伸出:烏龜的頭老~在里面//n。3.后退:退~//n。4.節省;減少:節衣~食。[sù]均同“縮”。 |
鐓 | duī | [dūn] 沖壓金屬板,使其改變形狀。[duì]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屬套。 |
鍊 | liàn | 1.同“煉”。2.同“鏈”。 |
餬 | hú | 同“糊”。 |
礅 | dūn | 略具方形或圓形的整塊的大石頭:石礅。 |
謜 | yuán | 〔謜謜〕徐徐,緩慢,如“故謜謜而來。” |
鰈 | dié | 魚,身體側扁像薄片,長橢圓形,有細鱗,兩眼都在右側,左側向下臥在沙底。生活在淺海中。種類很多,常見的有高眼鰈、木葉鰈等。 |
總 | zǒng | 同“總”。 |
髽 | zhuā | 〔髽髻〕女孩子梳在頭兩旁的發髻。 |
鳂 | wēi | 也叫金鱗魚。魚類。體側扁,長20多厘米,紅色,有銀白色縱帶,有櫛鱗。分布于中國南海。 |
襆 | fú | 1.被單。2.包扎:襆被(用布單包扎衣被,準備行裝)。3.同“袱”(fú)。 |
螾 | yǐn | 同“蚓”。 |
貘 | mò | 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犀牛而矮小,尾短,鼻子突出很長,能自由伸縮,皮厚毛少,前肢四趾,后肢三趾,善于游泳。生活在熱帶密林中,吃嫩枝葉等。 |
矯 | jiǎo|jiáo | [jiǎo]1.使曲的變直。2.匡正;糾正。3.抑制。4.策勵;勉勵。5.拂逆,違背。6.雜糅。7.假托;詐稱。8.專指假托君命。參見“矯殺”、“矯罪”。9.高舉。10.立,指君主即位。11.強健;雄健。12.靈活;迅捷。參見“矯捷”。13.飛。14.姓。[jiáo]均同“矯”。 |
鲿 | cháng | 1.鲿科魚類的通稱。2.毛鲿魚,石首魚科的一種。 |
穜 | tóng|zhǒng | [tóng]1.1.早種晚熟的谷物:“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稑之種,而獻之于王。”2.2.木棉。[zhǒng]1.1.古同“種”。2.2.古同“腫”。[zhòng]同“種(種)”。 |
鮧 | yí | 〔鮧魚〕體小,頭、體平扁,眼小,口上有四對小須,體灰白色,背上和體側各有一條白線。 |
餫 | yùn | 運糧贈送:“晉荀首如齊逆女,故宣伯餫諸穀” |
鬂 | bìn | 古同“鬢”。 |
賸 | shèng | 同“剩”。 |
鮠 | wéi | 〔鮠魚〕體前部平扁,后部側扁,淺灰色,無鱗,眼小,口有四對須,尾分叉,身長可達三四尺。生活于江河中。 |
聴 | tīng | 古同“聽”。 |
瞷 | jiàn | 窺視;偷看:“使美人瞷竑動息,必以告。” |
镩 | cuān | 1.一種鑿冰工具,頭部尖,有倒鉤:冰镩。2.用冰镩鑿(冰):镩冰。 |
謷 | áo | 1.詆毀:誹謗:“謷丑先王,排訾舊典。”2.高;高超:“謷乎大哉!獨成其天。”3.古同“嗷”,哀嘆聲:“吏緣為奸,天下謷謷然陷刑者眾。” |
譁 | huá | 同“嘩1”。 |
禬 | guì | 1.古代為消災除病而舉行的祭祀:“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2.古代諸侯會聚財物接濟盟國:“以禬禮哀圍敗。”3.古代諸侯接濟盟國的財物:“致禬以補諸侯之災。” |
臌 | gǔ | 鼓脹:水~。氣~。 |
膿 | nóng | 同“膿”。 |
鬴 | fǔ | 同“釜”。 |
鎡 | zī | 同“镃”。 |
鳀 | tí | 魚,體側扁,長10厘米左右,腹部呈圓柱形,眼和口都大,無側線,趨光性強。生活在海中,吃甲殼動物等,種類很多。 |
篸 | cēn|zān|cǎn | [zān]1.縫衣針。2.古同“簪”。3.綴,插。[cēn]〔篸差〕古同“參差”,長短或粗細不齊。[cǎn]方言,一種簸箕。 |
醡 | zhà | ,就是酒榨的榨。 |
韺 | yīng | 五英,中國帝嚳時的一種樂曲:“古音命韶韺。” |
穟 | suì | 1.〔穟穟〕禾穗飽滿的樣子。2.禾穗上的芒須。3.同“穗”。 |
鍬 | qiāo | 同“鍬”。 |
虧 | kuī | 1.“虧”的繁體字。2.缺陷、不完滿:“月有盈虧”。《列子?天瑞》:“損盈成虧,隨世隨死。”宋?王沂孫《眉嫵?漸新痕懸柳詞》:“千古盈虧休問,歎慢磨玉斧,難補金鏡。”3.損失、損害。紅樓夢?第五十七回:“叫我吃了虧,又有何好處?”4.耗損、減少:“虧本”。《易經?謙卦?彖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孔穎達《正義》:“虧,謂減損,減損盈滿,而增益謙退。”宋?蘇洵《六國論》:“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5.欠缺、缺少:“自知理虧”。《書經?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韓非子?五蠹》:“雖監門之服養,不虧於此矣。”6.辜負、對不起:“虧待”。《董西廂?卷一》:“我幾曾夢見人傳示,我虧你,你虧人。”7.毀壞。《詩經?魯頌?閟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鄭玄?注:“虧、崩皆謂毀壞也。”《韓非子?孤憤》:“重人也者,無令而擅為,虧法以利私。”8.虛弱:“體虧”、“腎虧”、“氣衰血虧”。9.難為、僥倖之詞:“幸虧”、“多虧”。《紅樓夢?第九十七回》:“虧了還同著秋紋兩個人挽扶著黛玉到屋裡來。”10.斥責或譏諷之詞。紅樓夢?第二十回:“鳳姐道:『虧你還是爺,輸了一二百錢就這樣!』” |
篲 | huì | 同“彗”。 |
臅 | chù | 胸腔里的脂肪:“小切狼臅膏,以與稻米為酏。” |
癍 | bān | 斑點狀的皮膚病的通稱。 |
麿 | mí | [mí]古同“縻”。[mǒ]日本用漢字。多用作人名。 |
餱 | hóu | 同“糇”。 |
鴺 | yí | 見“鴟鴺”。 |
鮮 | xiān|xiǎn | [xiān]1.泛指魚類。2.泛指鱗介水產。3.活魚。4.泛指活的禽畜鳥獸。5.以新鮮魚作的魚膾。6.新宰殺的鳥獸肉。7.引申為殺。8.剛收穫的新鮮食物。9.新,新鮮。10.鮮明,明麗。11.潔凈。12.善,美好。13.味美。14.夭折,短命。15.同“斯”。指示代詞。此。16.同“斯”。副詞。於是;就。17.見“鮮方”。[xiǎn]1.少;盡。2.同“巘”。與大山不相連的小山。 |
霡 | mài | 〔霡霂〕小雨。 |
鼢 | fén | 鼢鼠,哺乳動物。體粗而圓,尾短,眼小,爪利。生活在田野里,善掘洞,以植物的根、地下莖和嫩芽為食,對農作物有害。 |
鼂 | cháo | [cháo]1.亦作“晁”。2.蟲名。也稱匽鼌。3.姓。漢有鼌錯。見《漢書》本傳。[zhāo]1.同“朝”。2.早晨。 |
* 網站為您提供17畫的漢字有哪些,17畫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