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齊王捨牛的讀音 齊王捨牛的意思

    【解釋】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出處】《孟子·梁惠王上》:“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示例】聯祇膺靈命,撫遂群生,言念亭育,無忘鑒眛。殷帝去網,庶踵前修;~,實符本志。 ◎唐·高祖《禁行刑屠殺詔》
    • wáng
    • shě
    • niú

    “齊王捨牛”的讀音

    拼音讀音
    [qí wáng shě niú]
    漢字注音:
    ㄑㄧˊ ㄨㄤˊ ㄕㄜˋ ㄋㄧㄨˊ
    簡繁字形:
    齊王舍牛
    是否常用:

    “齊王捨牛”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孟子.梁惠王上》:"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后以"齊王舍牛"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辭典解釋

    齊王舍牛  qí wáng shě niú  ㄑㄧˊ ㄨㄤˊ ㄕㄜˇ ㄋㄧㄡˊ  

    齊宣王看見一只用來祭祀的牛從堂前經過,正恐懼發抖,齊王不忍心,便叫人放了牠。典出《孟子.梁惠王上》。后用以比喻在上位者悲憫愛護天下百姓。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殷帝去網,庶踵前修;齊王舍牛,實符本志。」

    網絡解釋

    【解釋】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示例】聯祇膺靈命,撫遂群生,言念亭育,無忘鑒眛。殷帝去網,庶踵前修;~,實符本志。 ◎唐·高祖《禁行刑屠殺詔》

    “齊王捨牛”的單字解釋

    】:[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肚臍。23.同“”。24.同“”。當中;中央。25.同“”。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
    】:[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同“”。
    】: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云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牛脾氣。牛哄哄。他的樣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頓的簡稱。

    “齊王捨牛”的相關詞語

    * 齊王捨牛的讀音是:qí wáng shě niú,齊王捨牛的意思:【解釋】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出處】《孟子·梁惠王上》:“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示例】聯祇膺靈命,撫遂群生,言念亭育,無忘鑒眛。殷帝去網,庶踵前修;~,實符本志。 ◎唐·高祖《禁行刑屠殺詔》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