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公堂的讀音 鹽公堂的意思
鹽公堂 ㄧㄢˊ ㄍㄨㄙ ㄊㄤˊyán gōng táng 鹽公堂 古代指經官府準允開業的鹽商的鹽棧。后亦指官府的鹽棧。《負曝閑談》第三回:“這身行頭,他本來是沒有的,全靠那幾包鹽賣在鹽公堂里,得了幾十兩銀子,這才到估衣鋪里選了一身。” 阿英 《鹽鄉雜信》八:“可是,在每天所燒的鹽中,照定例,是必需以四元六角一引的價錢,賣四引(即八包)給‘鹽公堂’作為官鹽的,這就是說,一定要有四引,每引蝕本大洋四角的讓給‘鹽公堂’作官鹽去賣。”
- 鹽
- 公
- 堂
“鹽公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 gōng táng]
- 漢字注音:
- ㄧㄢˊ ㄍㄨㄥ ㄊㄤˊ
- 簡繁字形:
- 鹽公堂
- 是否常用:
- 否
“鹽公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代指經官府準允開業的鹽商的鹽棧。后亦指官府的鹽棧。
網絡解釋
鹽公堂
ㄧㄢˊ ㄍㄨㄙ ㄊㄤˊyán gōng táng
鹽公堂
古代指經官府準允開業的鹽商的鹽棧。后亦指官府的鹽棧。《負曝閑談》第三回:“這身行頭,他本來是沒有的,全靠那幾包鹽賣在鹽公堂里,得了幾十兩銀子,這才到估衣鋪里選了一身。” 阿英 《鹽鄉雜信》八:“可是,在每天所燒的鹽中,照定例,是必需以四元六角一引的價錢,賣四引(即八包)給‘鹽公堂’作為官鹽的,這就是說,一定要有四引,每引蝕本大洋四角的讓給‘鹽公堂’作官鹽去賣。”
“鹽公堂”的單字解釋
【鹽】:同“鹽”。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
“鹽公堂”的相關詞語
* 鹽公堂的讀音是:yán gōng táng,鹽公堂的意思:鹽公堂 ㄧㄢˊ ㄍㄨㄙ ㄊㄤˊyán gōng táng 鹽公堂 古代指經官府準允開業的鹽商的鹽棧。后亦指官府的鹽棧。《負曝閑談》第三回:“這身行頭,他本來是沒有的,全靠那幾包鹽賣在鹽公堂里,得了幾十兩銀子,這才到估衣鋪里選了一身。” 阿英 《鹽鄉雜信》八:“可是,在每天所燒的鹽中,照定例,是必需以四元六角一引的價錢,賣四引(即八包)給‘鹽公堂’作為官鹽的,這就是說,一定要有四引,每引蝕本大洋四角的讓給‘鹽公堂’作官鹽去賣。”
基本解釋
古代指經官府準允開業的鹽商的鹽棧。后亦指官府的鹽棧。鹽公堂
ㄧㄢˊ ㄍㄨㄙ ㄊㄤˊyán gōng táng鹽公堂
古代指經官府準允開業的鹽商的鹽棧。后亦指官府的鹽棧。《負曝閑談》第三回:“這身行頭,他本來是沒有的,全靠那幾包鹽賣在鹽公堂里,得了幾十兩銀子,這才到估衣鋪里選了一身。” 阿英 《鹽鄉雜信》八:“可是,在每天所燒的鹽中,照定例,是必需以四元六角一引的價錢,賣四引(即八包)給‘鹽公堂’作為官鹽的,這就是說,一定要有四引,每引蝕本大洋四角的讓給‘鹽公堂’作官鹽去賣。”
【鹽】:同“鹽”。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