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左右而言他的讀音 顧左右而言他的意思
【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出處】《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示例】耿爾除了苦笑,只好~了。 ◎陳若曦《耿爾在北京》【近義詞】顧而言他【語法】連動式;作分句;指有意避開主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 顧
- 左
- 右
- 而
- 言
- 他
“顧左右而言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 漢字注音:
- ㄍㄨˋ ㄗㄨㄛˇ ㄧㄡˋ ㄦˊ ㄧㄢˊ ㄊㄚ
- 簡繁字形:
- 顧左右而言他
- 是否常用:
- 否
“顧左右而言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避開本題,看看兩旁的人而談別事。形容支吾其詞,無法應對。 辭典解釋
顧左右而言他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ㄍㄨˋ ㄗㄨㄛˇ ㄧㄡˋ ㄦˊ ㄧㄢˊ ㄊㄚ 閃避主題而談論別的事情。
《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網絡解釋
【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示例】耿爾除了苦笑,只好~了。 ◎陳若曦《耿爾在北京》
【近義詞】顧而言他
【語法】連動式;作分句;指有意避開主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顧左右而言他”的單字解釋
【顧】:同“顧”。
【左】: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東的一邊(跟“右”相對,下2.同):左方。左手。向左轉。3.方位詞。東:山左(太行山以東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東省)。4.偏;邪;不正常:左脾氣。左道旁門。5.錯;不對頭:想左了。說左了。6.相反:意見相左。7.進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8.同“佐”9.姓。
【右】: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西的一邊(跟“左”相對,下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3.方位詞。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西省)。4.上15.(古人以右為尊):無出其右。6.崇尚:右文。7.保守的;反動的:右派。右傾。8.同“佑”。9.姓。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他】:1.“五四”以前“他”兼稱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現代書面語里,“他”一般只用來稱男性。但是在性別不明或沒有區分的必要時,“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從筆跡上看不出他是男的還是女的。一個人要是離開了集體,他就將一事無成。2.人稱代詞。虛指(用在動詞和數量詞之間):睡他一覺。唱他幾句。蓋他三間瓦房。3.指示代詞。指別一方面或其他地方:早已他去。留作他用。4.指示代詞。另外的;其他的:他人。他鄉。他日。5.姓。
“顧左右而言他”的相關詞語
* 顧左右而言他的讀音是: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顧左右而言他的意思:【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出處】《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示例】耿爾除了苦笑,只好~了。 ◎陳若曦《耿爾在北京》【近義詞】顧而言他【語法】連動式;作分句;指有意避開主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基本解釋
謂避開本題,看看兩旁的人而談別事。形容支吾其詞,無法應對。辭典解釋
顧左右而言他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ㄍㄨˋ ㄗㄨㄛˇ ㄧㄡˋ ㄦˊ ㄧㄢˊ ㄊㄚ閃避主題而談論別的事情。
《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示例】耿爾除了苦笑,只好~了。 ◎陳若曦《耿爾在北京》
【近義詞】顧而言他
【語法】連動式;作分句;指有意避開主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顧】:同“顧”。
【左】: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東的一邊(跟“右”相對,下2.同):左方。左手。向左轉。3.方位詞。東:山左(太行山以東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東省)。4.偏;邪;不正常:左脾氣。左道旁門。5.錯;不對頭:想左了。說左了。6.相反:意見相左。7.進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8.同“佐”9.姓。
【右】: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西的一邊(跟“左”相對,下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3.方位詞。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西省)。4.上15.(古人以右為尊):無出其右。6.崇尚:右文。7.保守的;反動的:右派。右傾。8.同“佑”。9.姓。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他】:1.“五四”以前“他”兼稱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現代書面語里,“他”一般只用來稱男性。但是在性別不明或沒有區分的必要時,“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從筆跡上看不出他是男的還是女的。一個人要是離開了集體,他就將一事無成。2.人稱代詞。虛指(用在動詞和數量詞之間):睡他一覺。唱他幾句。蓋他三間瓦房。3.指示代詞。指別一方面或其他地方:早已他去。留作他用。4.指示代詞。另外的;其他的:他人。他鄉。他日。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