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雁塔圣教序的讀音 雁塔圣教序的意思

    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亦稱《慈恩寺圣教序》,是書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唐代的褚遂良的楷書代表作。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石,凡二石,兩塊碑石分別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兩碑碑額、碑文書寫方向互相左右對稱,兩碑共1463字。上碑為序碑,全稱《大唐三藏圣教序》,位于塔底層南面券門西側磚龕內,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碑文21行,行42字,由右而左寫刻;下碑為序記碑,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記》,位于塔底層南面券門東側磚龕內,唐高宗李治撰文,碑文20行,行40字,由左而右寫刻。
    • yàn
    • shèng
    • jiào

    “雁塔圣教序”的讀音

    拼音讀音
    [yàn tǎ shèng jiào xù]
    漢字注音:
    ㄧㄢˋ ㄊㄚˇ ㄕㄥˋ ㄐㄧㄠˋ ㄒㄩˋ
    簡繁字形:
    雁塔聖教序
    是否常用:

    “雁塔圣教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全稱《雁塔三藏圣教序記》,又稱《慈恩寺圣教序記》。唐代碑刻。正書。褚遂良書。公元652年鐫立。因所刻為唐太宗所撰《三藏圣教序》與唐高宗為太子時所撰[kg*4]《述三藏圣教序記》,又立于長安(今陜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故名。書法雅麗遒逸,為褚書代表作。

    網絡解釋

    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亦稱《慈恩寺圣教序》,是書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唐代的褚遂良的楷書代表作。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石,凡二石,兩塊碑石分別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兩碑碑額、碑文書寫方向互相左右對稱,兩碑共1463字。上碑為序碑,全稱《大唐三藏圣教序》,位于塔底層南面券門西側磚龕內,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碑文21行,行42字,由右而左寫刻;下碑為序記碑,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記》,位于塔底層南面券門東側磚龕內,唐高宗李治撰文,碑文20行,行40字,由左而右寫刻。

    “雁塔圣教序”的單字解釋

    】:鳥,外形略像鵝,頸和翼較長,足和尾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飛行。常見的有鴻雁、白額雁等。
    】:1.佛教建筑。源于印度,漢代隨佛教傳入中國。通常有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2.像塔形的建筑物:水塔。燈塔。革命烈士紀念塔。
    】:1.最崇高的:圣地。神圣。2.稱學識或技能有極高成就的:圣手。詩圣。3.指圣人:圣賢。4.封建社會尊稱帝王:圣上。圣旨。5.宗教徒對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稱:圣經。圣靈。6.姓。
    】:[jiào]1.教導;教育:管教。請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讓:教他無計可施。教我十分為難。[jiāo]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教唱歌。教小孩兒識字。師傅把技術教給徒弟。
    】:1.次序:順序。秩序。工序。程序。井然有序。2.排次序:序次。序齒。3.開頭的;在正式內容以前的:序幕。序曲。4.序文:寫了一篇序。5.古代指廂房:東序。西序。6.古代由地方舉辦的學校:庠序。

    “雁塔圣教序”的相關詞語

    * 雁塔圣教序的讀音是:yàn tǎ shèng jiào xù,雁塔圣教序的意思: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亦稱《慈恩寺圣教序》,是書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唐代的褚遂良的楷書代表作。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石,凡二石,兩塊碑石分別鑲嵌在大雁塔底層南門門洞兩側的兩個磚龕之中,兩碑碑額、碑文書寫方向互相左右對稱,兩碑共1463字。上碑為序碑,全稱《大唐三藏圣教序》,位于塔底層南面券門西側磚龕內,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碑文21行,行42字,由右而左寫刻;下碑為序記碑,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記》,位于塔底層南面券門東側磚龕內,唐高宗李治撰文,碑文20行,行40字,由左而右寫刻。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