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喉頓嗓的讀音 開喉頓嗓的意思
開喉頓嗓 詞語: 開喉頓嗓 拼音: kāi hóu dùn sǎng 解釋 :1.清通一下嗓喉,準備演唱或發言等。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十娘 興亦勃發,遂開喉頓嗓,取扇按拍,鳴鳴咽咽,歌出 元 人 施君美 《拜月亭》雜劇上‘狀元執盞與嬋娟’一曲,名《小桃紅》。”
- 開
- 喉
- 頓
- 嗓
“開喉頓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āi hóu dùn sǎng]
- 漢字注音:
- ㄎㄞ ㄏㄡˊ ㄉㄨㄣˋ ㄙㄤˇ
- 簡繁字形:
- 開喉頓嗓
- 是否常用:
- 否
“開喉頓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通一下嗓喉,準備演唱或發言等。
網絡解釋
開喉頓嗓
詞語: 開喉頓嗓
拼音: kāi hóu dùn sǎng
解釋 :1.清通一下嗓喉,準備演唱或發言等。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十娘 興亦勃發,遂開喉頓嗓,取扇按拍,鳴鳴咽咽,歌出 元 人 施君美 《拜月亭》雜劇上‘狀元執盞與嬋娟’一曲,名《小桃紅》。”
“開喉頓嗓”的單字解釋
【開】:同“開”。
【喉】:介于咽和氣管之間的部分,由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和會厭軟骨等構成。喉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喉內有聲帶,又是發音器官。
【頓】:[dùn]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同“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同“扽”。36.同“敦”。37.同“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dú]見“冒頓”。
【嗓】:1.嗓子;喉嚨。2.人的發音器官發出的聲音:尖嗓。啞嗓。
“開喉頓嗓”的相關詞語
* 開喉頓嗓的讀音是:kāi hóu dùn sǎng,開喉頓嗓的意思:開喉頓嗓 詞語: 開喉頓嗓 拼音: kāi hóu dùn sǎng 解釋 :1.清通一下嗓喉,準備演唱或發言等。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十娘 興亦勃發,遂開喉頓嗓,取扇按拍,鳴鳴咽咽,歌出 元 人 施君美 《拜月亭》雜劇上‘狀元執盞與嬋娟’一曲,名《小桃紅》。”
基本解釋
清通一下嗓喉,準備演唱或發言等。開喉頓嗓
詞語: 開喉頓嗓拼音: kāi hóu dùn sǎng
解釋 :1.清通一下嗓喉,準備演唱或發言等。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十娘 興亦勃發,遂開喉頓嗓,取扇按拍,鳴鳴咽咽,歌出 元 人 施君美 《拜月亭》雜劇上‘狀元執盞與嬋娟’一曲,名《小桃紅》。”
【開】:同“開”。
【喉】:介于咽和氣管之間的部分,由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和會厭軟骨等構成。喉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喉內有聲帶,又是發音器官。
【頓】:[dùn]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同“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同“扽”。36.同“敦”。37.同“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dú]見“冒頓”。
【嗓】:1.嗓子;喉嚨。2.人的發音器官發出的聲音:尖嗓。啞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