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班的讀音 過班的意思
過班 清代外官因保舉或捐納遷升官階之稱。道員為最高班次,以下則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縣,佐雜各為一班,分別稱為道班、府班,同通州縣班、佐雜班。例如由知府捐升道員,即稱為過道班。
- 過
- 班
“過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ò bān]
- 漢字注音:
- ㄍㄨㄛˋ ㄅㄢ
- 簡繁字形:
- 過班
- 是否常用:
- 否
“過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代官吏因保舉或捐納遷升官階。道員為最高班次,以下則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縣﹑佐雜各為一班,分別稱為道班﹑府班,同通州縣班﹑佐雜班。 辭典解釋
過班 guò bān ㄍㄨㄛˋ ㄅㄢ 清朝官吏因為上司的保舉或捐了錢而升官。
《官場現形記.第二回》:「既然有路子,為什么不過班做知縣,到底是正印。」
網絡解釋
過班
清代外官因保舉或捐納遷升官階之稱。道員為最高班次,以下則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縣,佐雜各為一班,分別稱為道班、府班,同通州縣班、佐雜班。例如由知府捐升道員,即稱為過道班。
“過班”的單字解釋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班】:1.為了工作或學習等目的而編成的組織:大班。作業班。進修班。2.指一天之內的一段工作時間:上班。晚班兒。值班。日夜三班。3.軍隊編制的基層單位,隸屬于排。4.舊指戲班,也用于劇團的名稱:班規。搭班。三慶班。5.a)用于人群:這班姑娘真有干勁。b)用于定時開行的交通運輸工具:你搭下一班飛機走吧。公共汽車每隔四分鐘就有一班。6.按排定的時間開行的:班車。班機。7.調回或調動(軍隊):班師。8.姓。
“過班”的相關詞語
* 過班的讀音是:guò bān,過班的意思:過班 清代外官因保舉或捐納遷升官階之稱。道員為最高班次,以下則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縣,佐雜各為一班,分別稱為道班、府班,同通州縣班、佐雜班。例如由知府捐升道員,即稱為過道班。
基本解釋
清代官吏因保舉或捐納遷升官階。道員為最高班次,以下則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縣﹑佐雜各為一班,分別稱為道班﹑府班,同通州縣班﹑佐雜班。辭典解釋
過班 guò bān ㄍㄨㄛˋ ㄅㄢ清朝官吏因為上司的保舉或捐了錢而升官。
《官場現形記.第二回》:「既然有路子,為什么不過班做知縣,到底是正印。」
過班
清代外官因保舉或捐納遷升官階之稱。道員為最高班次,以下則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縣,佐雜各為一班,分別稱為道班、府班,同通州縣班、佐雜班。例如由知府捐升道員,即稱為過道班。【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班】:1.為了工作或學習等目的而編成的組織:大班。作業班。進修班。2.指一天之內的一段工作時間:上班。晚班兒。值班。日夜三班。3.軍隊編制的基層單位,隸屬于排。4.舊指戲班,也用于劇團的名稱:班規。搭班。三慶班。5.a)用于人群:這班姑娘真有干勁。b)用于定時開行的交通運輸工具:你搭下一班飛機走吧。公共汽車每隔四分鐘就有一班。6.按排定的時間開行的:班車。班機。7.調回或調動(軍隊):班師。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