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群文化的讀音 鑼群文化的意思
辭典解釋鑼群文化 luó qún wén huà 以銅鑼為主的打擊樂團,加上銅制鍵盤樂器及鼓組合而成的民族音樂。散布于東南亞各地,印尼的甘美朗可謂為最完備的大型鑼群文化代表。
- 鑼
- 群
- 文
- 化
“鑼群文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uó qún wén huà]
- 漢字注音:
- ㄌㄨㄛˊ ㄑㄩㄣˊ ㄨㄣˊ ㄏㄨㄚ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鑼群文化”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鑼群文化 luó qún wén huà ㄌㄨㄛˊ ㄑㄩㄣˊ ㄨㄣˊ ㄏㄨㄚˋ 以銅鑼為主的打擊樂團,加上銅制鍵盤樂器及鼓組合而成的民族音樂。散布于東南亞各地,印尼的甘美朗可謂為最完備的大型鑼群文化代表。
網絡解釋
“鑼群文化”的單字解釋
【鑼】:一種樂器,銅制,像盤,用槌子敲打出來:鑼鼓經(戲曲打擊樂各種譜式的泛稱)。鑼鼓喧天。緊鑼密鼓。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雞群。建筑群。成群結隊。2.眾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東西:一群孩子。一群馬。5.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
“鑼群文化”的相關詞語
* 鑼群文化的讀音是:luó qún wén huà,鑼群文化的意思:辭典解釋鑼群文化 luó qún wén huà 以銅鑼為主的打擊樂團,加上銅制鍵盤樂器及鼓組合而成的民族音樂。散布于東南亞各地,印尼的甘美朗可謂為最完備的大型鑼群文化代表。
辭典解釋
鑼群文化 luó qún wén huà ㄌㄨㄛˊ ㄑㄩㄣˊ ㄨㄣˊ ㄏㄨㄚˋ以銅鑼為主的打擊樂團,加上銅制鍵盤樂器及鼓組合而成的民族音樂。散布于東南亞各地,印尼的甘美朗可謂為最完備的大型鑼群文化代表。
【鑼】:一種樂器,銅制,像盤,用槌子敲打出來:鑼鼓經(戲曲打擊樂各種譜式的泛稱)。鑼鼓喧天。緊鑼密鼓。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雞群。建筑群。成群結隊。2.眾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東西:一群孩子。一群馬。5.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