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口墊背的讀音 銜口墊背的意思
銜口墊背 古代人殮葬時的一種習俗:給死尸口中含珠、玉或米,叫做“銜口”;在死尸褥下放錢,叫做“墊背”。人們常說“拉我作墊背的”就是從這里引申出來的。 《紅樓夢》第七二回:“ 鳳姐 道:‘我又不等著“銜口墊背”,忙甚么呢!’”
- 銜
- 口
- 墊
- 背
“銜口墊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án kǒu diàn bèi]
- 漢字注音:
- ㄒㄧㄢˊ ㄎㄡˇ ㄉㄧㄢˋ ㄅㄟˋ
- 簡繁字形:
- 銜口墊背
- 是否常用:
- 否
“銜口墊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代殮葬時的一種習俗。給死者口中含珠﹑玉或米,叫"銜口";在死尸褥下放錢,叫"墊背"。
網絡解釋
銜口墊背
古代人殮葬時的一種習俗:給死尸口中含珠、玉或米,叫做“銜口”;在死尸褥下放錢,叫做“墊背”。人們常說“拉我作墊背的”就是從這里引申出來的。
《紅樓夢》第七二回:“ 鳳姐 道:‘我又不等著“銜口墊背”,忙甚么呢!’”
“銜口墊背”的單字解釋
【銜】:同“銜”。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墊】:同“墊”。
【背】:[bèi]1.軀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對: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兒)某些物體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兒。墨透紙背。3.(Bèi)姓。4.背部對著(跟“向”相對):背山面海。背水作戰。人心向背。5.離開:背井離鄉。6.躲避;瞞:光明正大,沒什么背人的事。7.背誦:背臺詞。書背熟了。8.違背;違反:背約。背信棄義。9.朝著相反的方向:他把臉背過去,裝著沒看見。10.偏僻:背靜。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順利;倒霉:手氣背。12.聽覺不靈:耳朵有點背。[bēi]1.(人)用脊背馱: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負擔;承擔:背債。這個責任我還背得起。3.指一個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麥子。一背柴火。
“銜口墊背”的相關詞語
* 銜口墊背的讀音是:xián kǒu diàn bèi,銜口墊背的意思:銜口墊背 古代人殮葬時的一種習俗:給死尸口中含珠、玉或米,叫做“銜口”;在死尸褥下放錢,叫做“墊背”。人們常說“拉我作墊背的”就是從這里引申出來的。 《紅樓夢》第七二回:“ 鳳姐 道:‘我又不等著“銜口墊背”,忙甚么呢!’”
基本解釋
古代殮葬時的一種習俗。給死者口中含珠﹑玉或米,叫"銜口";在死尸褥下放錢,叫"墊背"。銜口墊背
古代人殮葬時的一種習俗:給死尸口中含珠、玉或米,叫做“銜口”;在死尸褥下放錢,叫做“墊背”。人們常說“拉我作墊背的”就是從這里引申出來的。《紅樓夢》第七二回:“ 鳳姐 道:‘我又不等著“銜口墊背”,忙甚么呢!’”
【銜】:同“銜”。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墊】:同“墊”。
【背】:[bèi]1.軀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對: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兒)某些物體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兒。墨透紙背。3.(Bèi)姓。4.背部對著(跟“向”相對):背山面海。背水作戰。人心向背。5.離開:背井離鄉。6.躲避;瞞:光明正大,沒什么背人的事。7.背誦:背臺詞。書背熟了。8.違背;違反:背約。背信棄義。9.朝著相反的方向:他把臉背過去,裝著沒看見。10.偏僻:背靜。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順利;倒霉:手氣背。12.聽覺不靈:耳朵有點背。[bēi]1.(人)用脊背馱: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負擔;承擔:背債。這個責任我還背得起。3.指一個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麥子。一背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