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道經的讀音 道經的意思

    道經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縣東)厲鄉曲仁里人,有人說又稱老聃。具體姓名史料中也頗為不全。“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后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后,并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 dào
    • jīng

    “道經”的讀音

    拼音讀音
    [dào jīng]
    漢字注音:
    ㄉㄠˋ ㄐㄧㄥ
    簡繁字形:
    道經
    是否常用:

    “道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路過。 2.遵行的準則。 3.道家或道教的經典。

    辭典解釋

    道經  dào jīng  ㄉㄠˋ ㄐㄧㄥ  

    記載道德、禮制等的儒家經典。
    《荀子.解蔽》:「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道家、道教的經典。
    《南史.卷七五.隱逸傳上.顧歡傳》:「佛經繁而顯,道經簡而幽。」

    網絡解釋

    道經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縣東)厲鄉曲仁里人,有人說又稱老聃。具體姓名史料中也頗為不全。“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后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后,并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道經”的單字解釋

    】: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jīng]1.(舊讀jìng)織物上縱的方向的紗或線(跟“緯”相對):經紗。經線。2.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經脈。經絡。3.經度:東經。西經。4.經營;治理:經商。整軍經武。5.上吊:自經。6.歷久不變的;正常:經常。不經之談。7.經典:本草經。佛經。念經。十三經。8.月經:行經。經血不調。9.姓。10.經過:經年累月。幾經周折。這件事是經我手辦的。經他一說,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經不起。經得起考驗。[jìng]織布之前,把紡好的紗或線密密地繃起來,來回梳整,使成為經紗或經線:經紗。

    “道經”的相關成語

    “道經”的相關詞語

    “道經”造句

    沒有經驗,你就永遠不可能知道經驗的價值,或者永遠不可能知道如何正確地保有經驗所創造的財富。

    這個城市的交通要道經常堵塞,人們對此起了個生動的名字:“動脈栓塞”。

    如鉤般的月牙兒,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的滄桑巨變,在秋夜里成為人們心中的永恒,為紀念它的圓滿,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吃月餅,也是為了能記住那些陰晴與圓缺的日子。今天你吃月餅了嗎?祝。

    每次割腕自殺就被人送到醫院,不知道經過幾次。

    我愿效善男信女每天把金剛經念幾遍,不必知道經義,只是念在鏗鏘,綿密的聲腔音節中,念到死,像血液打著拍子流過人的身體而舞者逐之浮沈一生,煉渡彼岸。朱天文 

    鐵路沿線各少數民族地區紛紛依托南昆線發展“通道經濟”,經濟繁榮景象初見端倪.

    所謂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整日捧著道經,四處搜集奇怪的材料,在煙霧繚繞的丹爐前添柴火,然后看著那煉出的鬼都沒膽吃的玩意手舞足蹈,誰也不知道這幫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總之一個字:玄。當年明月 

    本文是關于少兒頻道經營之路的研究。

    攤販占道經營會影響交通,攤點的隨意擺設也影響到城市的整體市容。

    道經坑口地鐵站,為布袋澳提供接駁地鐵站服務.

    * 道經的讀音是:dào jīng,道經的意思:道經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縣東)厲鄉曲仁里人,有人說又稱老聃。具體姓名史料中也頗為不全。“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后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后,并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