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策的讀音 還策的意思
還策 hái cè 還策(還策) (1).策杖而歸。《南史·隱逸傳上·褚伯玉》:“君當思遂其高步,成其羽化。望其還策之日,暫紆清塵,亦愿助為譬說。” (2).指還歸時需帶的手杖等行裝。 唐 王維 《贈裴十迪》詩:“請君理還策,敢告將農時
- 還
- 策
“還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ái cè]
- 漢字注音:
- ㄏㄞˊ ㄘㄜˋ
- 簡繁字形:
- 還策
- 是否常用:
- 否
“還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策杖而歸。 2.指還歸時需帶的手杖等行裝。
網絡解釋
還策
hái cè ㄏㄞˊ ㄘㄜˋ 還策(還策)
(1).策杖而歸。《南史·隱逸傳上·褚伯玉》:“君當思遂其高步,成其羽化。望其還策之日,暫紆清塵,亦愿助為譬說。”
(2).指還歸時需帶的手杖等行裝。 唐 王維 《贈裴十迪》詩:“請君理還策,敢告將農時
“還策”的單字解釋
【還】:[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仍舊:十年沒見了,她還那么年輕。半夜了,他還在工作。2.表示在某種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個范圍之外有所補充:今天比昨天還冷。改完作業,還要備課。3.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說):屋子不大,收拾得倒還干凈。4.用在上半句話里,表示陪襯,下半句進而推論,多用反問的語氣;尚且:你還搬不動,何況我呢?5.表示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含贊嘆語氣):他還真有辦法。6.表示早已如此:還在幾年以前,我們就研究過這個方案。[huán]1.返回原來的地方或恢復原來的狀態:還家。還鄉。還俗。退耕還林。2.歸還:償還。還書。3.回報別人對自己的行動:還嘴。還手。還擊。還價。還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4.姓。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還策”的相關詞語
* 還策的讀音是:hái cè,還策的意思:還策 hái cè 還策(還策) (1).策杖而歸。《南史·隱逸傳上·褚伯玉》:“君當思遂其高步,成其羽化。望其還策之日,暫紆清塵,亦愿助為譬說。” (2).指還歸時需帶的手杖等行裝。 唐 王維 《贈裴十迪》詩:“請君理還策,敢告將農時
基本解釋
1.策杖而歸。 2.指還歸時需帶的手杖等行裝。還策
hái cè ㄏㄞˊ ㄘㄜˋ 還策(還策)(1).策杖而歸。《南史·隱逸傳上·褚伯玉》:“君當思遂其高步,成其羽化。望其還策之日,暫紆清塵,亦愿助為譬說。”
(2).指還歸時需帶的手杖等行裝。 唐 王維 《贈裴十迪》詩:“請君理還策,敢告將農時
【還】:[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仍舊:十年沒見了,她還那么年輕。半夜了,他還在工作。2.表示在某種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個范圍之外有所補充:今天比昨天還冷。改完作業,還要備課。3.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說):屋子不大,收拾得倒還干凈。4.用在上半句話里,表示陪襯,下半句進而推論,多用反問的語氣;尚且:你還搬不動,何況我呢?5.表示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含贊嘆語氣):他還真有辦法。6.表示早已如此:還在幾年以前,我們就研究過這個方案。[huán]1.返回原來的地方或恢復原來的狀態:還家。還鄉。還俗。退耕還林。2.歸還:償還。還書。3.回報別人對自己的行動:還嘴。還手。還擊。還價。還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4.姓。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