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遺的讀音 路不拾遺的意思
【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示例】夜不閉戶,~,四方瞻仰,稱為西方圣人。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近義詞】夜不閉戶【語法】緊縮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形容社會風氣好
- 路
- 不
- 拾
- 遺
“路不拾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ù bù shí yí]
- 漢字注音:
- ㄌㄨˋ ㄅㄨˋ ㄕˊ ㄧˊ
- 簡繁字形:
- 路不拾遺
- 是否常用:
- 否
“路不拾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路不拾遺 lùbùshíyí
[lost articles are always returned; no one picks up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time] 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拾去據為己有,形容大治之世
路不拾遺,國無獄訟。——漢· 賈誼《先醒》
辭典解釋
路不拾遺 lù bù shí yí ㄌㄨˋ ㄅㄨˋ ㄕˊ ㄧˊ 路人看見道路上的失物而不會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良好。《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老殘游記.第三回》:「因為他辦強盜辦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也作「道不拾遺」、「路無拾遺」。
英語 lit. no one picks up lost articles in the street (idiom)?, fig. honesty prevails throughout society
德語 die Menschen besitzen ein hohes soziales Bewusstsein
法語 personne ne veut s'approprier même les objets trouvés sur son chemin, pays de bonnes moeurs
網絡解釋
【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示例】夜不閉戶,~,四方瞻仰,稱為西方圣人。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
【近義詞】夜不閉戶
【語法】緊縮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形容社會風氣好
“路不拾遺”的單字解釋
【路】:1.道路:陸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遙知馬力。3.(路兒)途徑;門路:生路。活路兒。4.條理:理路。思路。筆路。5.地區;方面:南路貨。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線:三路進軍。七路公共汽車。7.種類;等次:這一路人。哪一路病?。頭路貨。紙有好幾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隊伍的行列,相當于“排”、“行”:四路縱隊。9.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拾】:[shí]1.從地上撿起東西:拾麥穗兒。2.整理:拾掇。3.數目“十”的大寫。多用于票證、賬目等。[shè]輕步登上:拾級而上。
【遺】:1.遺失;丟失。2.遺漏。3.指失物。4.指散逸的典籍。5.缺漏;失誤。6.遺棄;捨棄。7.遺忘。8.遺留。9.剩餘,未盡。10.指前代遺留的風氣、風格等。11.離開,脫離。參見“遺世”。12.墮,落下;下垂。13.專指死人留下的。14.指帝王臨終遺命。15.謂排泄大小便或精液。16.指便溺。17.廢止。
“路不拾遺”的相關詞語
* 路不拾遺的讀音是:lù bù shí yí,路不拾遺的意思:【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示例】夜不閉戶,~,四方瞻仰,稱為西方圣人。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近義詞】夜不閉戶【語法】緊縮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形容社會風氣好
基本解釋
路不拾遺 lùbùshíyí
[lost articles are always returned; no one picks up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time] 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拾去據為己有,形容大治之世
路不拾遺,國無獄訟。——漢· 賈誼《先醒》
辭典解釋
路不拾遺 lù bù shí yí ㄌㄨˋ ㄅㄨˋ ㄕˊ ㄧˊ路人看見道路上的失物而不會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良好。《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老殘游記.第三回》:「因為他辦強盜辦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也作「道不拾遺」、「路無拾遺」。
英語 lit. no one picks up lost articles in the street (idiom)?, fig. honesty prevails throughout society
德語 die Menschen besitzen ein hohes soziales Bewusstsein
法語 personne ne veut s'approprier même les objets trouvés sur son chemin, pays de bonnes moeurs
【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示例】夜不閉戶,~,四方瞻仰,稱為西方圣人。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
【近義詞】夜不閉戶
【語法】緊縮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形容社會風氣好
【路】:1.道路:陸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遙知馬力。3.(路兒)途徑;門路:生路。活路兒。4.條理:理路。思路。筆路。5.地區;方面:南路貨。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線:三路進軍。七路公共汽車。7.種類;等次:這一路人。哪一路病?。頭路貨。紙有好幾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隊伍的行列,相當于“排”、“行”:四路縱隊。9.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拾】:[shí]1.從地上撿起東西:拾麥穗兒。2.整理:拾掇。3.數目“十”的大寫。多用于票證、賬目等。[shè]輕步登上:拾級而上。
【遺】:1.遺失;丟失。2.遺漏。3.指失物。4.指散逸的典籍。5.缺漏;失誤。6.遺棄;捨棄。7.遺忘。8.遺留。9.剩餘,未盡。10.指前代遺留的風氣、風格等。11.離開,脫離。參見“遺世”。12.墮,落下;下垂。13.專指死人留下的。14.指帝王臨終遺命。15.謂排泄大小便或精液。16.指便溺。17.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