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與心違的讀音 言與心違的意思
【解釋】言語與心意相違背。【出處】《吳子·圖國》:“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示例】茍非其人,必將有~之病。 ◎清·閻爾梅《〈泊水齋詩〉序》
- 言
- 與
- 心
- 違
“言與心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 yǔ xīn wéi]
- 漢字注音:
- ㄧㄢˊ ㄩˇ ㄒㄧㄣ ㄨㄟˊ
- 簡繁字形:
- 言與心違
- 是否常用:
- 否
“言與心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言語與心意相違背。
網絡解釋
【解釋】言語與心意相違背。
【出處】《吳子·圖國》:“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
【示例】茍非其人,必將有~之病。 ◎清·閻爾梅《〈泊水齋詩〉序》
“言與心違”的單字解釋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與】:1.給予。2.獎賞。3.交付,償還。4.幫助;援助。5.同盟者;黨與。6.親附;陪從。7.隨著,依照。8.稱贊;贊揚。9.允許,許可。10.對付。11.當;敵。12.使。13.用。14.謂;叫做。15.為,是。16.製作。17.數,計算。18.等待。19.比得上。20.如同,好像。21.猶其。22.介詞。同,跟。23.介詞。以。24.介詞。替。25.介詞。把;將。26.介詞。被。27.介詞。於;在。28.介詞。向。29.介詞。從;由。30.連詞。和;及。31.連詞。與其。32.連詞。如果,假如。33.同“舉”。舉動;舉止。34.同“舉”。記錄;登記。35.同“舉”。推舉;選舉。參見“與能”。36.同“舉”。高舉,騰起。37.同“舉”。皆;全部。38.同“予”。仇視;憎恨。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違】:同“違”。
“言與心違”的相關詞語
* 言與心違的讀音是:yán yǔ xīn wéi,言與心違的意思:【解釋】言語與心意相違背。【出處】《吳子·圖國》:“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示例】茍非其人,必將有~之病。 ◎清·閻爾梅《〈泊水齋詩〉序》
基本解釋
1.言語與心意相違背。【解釋】言語與心意相違背。
【出處】《吳子·圖國》:“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
【示例】茍非其人,必將有~之病。 ◎清·閻爾梅《〈泊水齋詩〉序》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與】:1.給予。2.獎賞。3.交付,償還。4.幫助;援助。5.同盟者;黨與。6.親附;陪從。7.隨著,依照。8.稱贊;贊揚。9.允許,許可。10.對付。11.當;敵。12.使。13.用。14.謂;叫做。15.為,是。16.製作。17.數,計算。18.等待。19.比得上。20.如同,好像。21.猶其。22.介詞。同,跟。23.介詞。以。24.介詞。替。25.介詞。把;將。26.介詞。被。27.介詞。於;在。28.介詞。向。29.介詞。從;由。30.連詞。和;及。31.連詞。與其。32.連詞。如果,假如。33.同“舉”。舉動;舉止。34.同“舉”。記錄;登記。35.同“舉”。推舉;選舉。參見“與能”。36.同“舉”。高舉,騰起。37.同“舉”。皆;全部。38.同“予”。仇視;憎恨。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違】:同“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