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臺的讀音 行臺的意思
行臺 魏晉至金代尚書臺(省)臨時在外設置的分支機構。“臺”指在中央的尚書省﹐出征時于其駐扎之地設立臨時性機構稱為行臺﹐又稱行尚書臺或行臺省。
- 行
- 臺
“行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íng tái]
- 漢字注音:
- ㄒㄧㄥˊ ㄊㄞˊ
- 簡繁字形:
- 行臺
- 是否常用:
- 否
“行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臺省在外者稱行臺。魏晉始有之,為出征時隨其所駐之地設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務機構,北朝后期,稱尚書大行臺,設置官屬無異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統。唐貞觀以后漸廢。金﹑元時,因轄境遼闊,又按中央制度分設于各地區,有行中書省(行省),行樞密院(行院),行御史臺(行臺),分別執掌行政,軍事及監察權。行省實即繼承前代的行臺制度。 2.舊時地方大吏的官署與居住之所。 3.客寓,旅館。 4.臨時設立的戲臺。 辭典解釋
行臺 xíng tái ㄒㄧㄥˊ ㄊㄞˊ 大吏出巡時所駐的地方。明.徐渭《雌木蘭.第二出》:「只因省親心急,不得到行臺親謝。」《官場現形記.第一八回》:「其時城內早經預備,把個總督行臺,做了欽差行 轅。」也作「行轅」。
臨時搭建的戲臺。
《紅樓夢.第八五回》:「就在賈母正廳前,搭起行臺。」
職官名。指置于外州的尚書省。本專主軍事,后始兼理民事,唐廢。元有行御史臺, 監臨諸省。
也稱為「行治」。
網絡解釋
行臺
魏晉至金代尚書臺(省)臨時在外設置的分支機構。“臺”指在中央的尚書省﹐出征時于其駐扎之地設立臨時性機構稱為行臺﹐又稱行尚書臺或行臺省。
“行臺”的單字解釋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臺】:姓。
“行臺”的相關詞語
* 行臺的讀音是:xíng tái,行臺的意思:行臺 魏晉至金代尚書臺(省)臨時在外設置的分支機構。“臺”指在中央的尚書省﹐出征時于其駐扎之地設立臨時性機構稱為行臺﹐又稱行尚書臺或行臺省。
基本解釋
1.臺省在外者稱行臺。魏晉始有之,為出征時隨其所駐之地設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務機構,北朝后期,稱尚書大行臺,設置官屬無異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統。唐貞觀以后漸廢。金﹑元時,因轄境遼闊,又按中央制度分設于各地區,有行中書省(行省),行樞密院(行院),行御史臺(行臺),分別執掌行政,軍事及監察權。行省實即繼承前代的行臺制度。 2.舊時地方大吏的官署與居住之所。 3.客寓,旅館。 4.臨時設立的戲臺。辭典解釋
行臺 xíng tái ㄒㄧㄥˊ ㄊㄞˊ大吏出巡時所駐的地方。明.徐渭《雌木蘭.第二出》:「只因省親心急,不得到行臺親謝。」《官場現形記.第一八回》:「其時城內早經預備,把個總督行臺,做了欽差行 轅。」也作「行轅」。
臨時搭建的戲臺。
《紅樓夢.第八五回》:「就在賈母正廳前,搭起行臺。」
職官名。指置于外州的尚書省。本專主軍事,后始兼理民事,唐廢。元有行御史臺, 監臨諸省。
也稱為「行治」。
行臺
魏晉至金代尚書臺(省)臨時在外設置的分支機構。“臺”指在中央的尚書省﹐出征時于其駐扎之地設立臨時性機構稱為行臺﹐又稱行尚書臺或行臺省。【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