蒒怎么讀 蒒的意思
“蒒”字共有1個讀音:
[shī]

漢字 | 蒒 |
---|---|
讀音 |
|
注音 | ㄕ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0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492 |
其它編碼 | 五筆:awnh|atnh 倉頡:thrb 鄭碼:emal 四角:44727 |
筆順編碼 | 1223251511252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ノ丨フ一フ一一丨フ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撇 豎 橫折 橫 橫折 橫 橫 豎 橫折鉤 豎 |
蒒字的意思
1.一種草本植物,種子像大麥,可食。
2.姓。
蒒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蒒
shī ㄕˉ
一種草本植物,種子像大麥,可食。姓。蒒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蒒
蒒 shī
〈名〉
植物名。苔草 [sedge]。莎草科的尤其是苔草屬的植物
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實食之如大麥。——《博物志》
蒒字的辭典解釋
蒒ㄕshī名
植物名。莎草科苔屬,多年生草本。生于海邊砂地。地下莖呈暗紫色,鱗片包被,往水平方向伸長。葉自根叢生,狹長、具鋸齒葉緣。果實似麥,可食用。俗稱為「自然谷」。也稱為「禹余糧」。
康熙字典解釋
蒒【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疏夷切《正韻》申之切,??音師。《玉篇》蒒草。《博物志》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實食之如大麥,七月稔,俗名自然穀,或曰禹餘糧。
說文解字解釋
* 網站為您提供蒒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