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利納的讀音 葛利納的意思
辭典解釋葛利納 gě lì nà 人名。(西元1871~1935)?法國化學家。西元一九○一年創制葛利納試驗之鹵化烷基鎂,并將其與各種有機化合物作用,合成復雜的化合物,研究分子構造,打開新領域。一九一二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 葛
- 利
- 納
“葛利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ě lì nà]
- 漢字注音:
- ㄍㄜˇ ㄌㄧˋ ㄋㄚˋ
- 簡繁字形:
- 葛利納
- 是否常用:
- 否
“葛利納”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葛利納 gě lì nà ㄍㄜˇ ㄌㄧˋ ㄋㄚˋ 人名。(西元1871~1935)?法國化學家。西元一九○一年創制葛利納試驗之鹵化烷基鎂,并將其與各種有機化合物作用,合成復雜的化合物,研究分子構造,打開新領域。一九一二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網絡解釋
“葛利納”的單字解釋
【葛】:[gě]姓。[gé]1.多年生藤本植物,葉子為三片小葉組成的復葉,小葉菱形或盾形,花紫紅色,莢果上有黃色細毛。根肥大,叫葛根,可制淀粉,也可入藥。莖皮可制葛布。通稱葛麻。2.用絲做經,棉線或麻線等做緯織成的紡織品,表面有明顯的橫向條紋。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納】:同“納”。
“葛利納”的相關詞語
* 葛利納的讀音是:gě lì nà,葛利納的意思:辭典解釋葛利納 gě lì nà 人名。(西元1871~1935)?法國化學家。西元一九○一年創制葛利納試驗之鹵化烷基鎂,并將其與各種有機化合物作用,合成復雜的化合物,研究分子構造,打開新領域。一九一二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辭典解釋
葛利納 gě lì nà ㄍㄜˇ ㄌㄧˋ ㄋㄚˋ人名。(西元1871~1935)?法國化學家。西元一九○一年創制葛利納試驗之鹵化烷基鎂,并將其與各種有機化合物作用,合成復雜的化合物,研究分子構造,打開新領域。一九一二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葛】:[gě]姓。[gé]1.多年生藤本植物,葉子為三片小葉組成的復葉,小葉菱形或盾形,花紫紅色,莢果上有黃色細毛。根肥大,叫葛根,可制淀粉,也可入藥。莖皮可制葛布。通稱葛麻。2.用絲做經,棉線或麻線等做緯織成的紡織品,表面有明顯的橫向條紋。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納】:同“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