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利字的成語 (211個)
-
1
愛人利物
- 成語拼音:
- ài rén lì wù
- 成語解釋:
- 愛護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地》:“愛人利物之謂仁。”
-
2
安室利處
- 成語拼音:
- ān shì lì chù
- 成語解釋:
- 指安全便利的處所。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徐無鬼》:“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
-
3
弊多利少
- 成語拼音:
- bì duō lì shǎo
- 成語解釋:
- 指弊端超過有利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18章:“從咱們的安全上想,可是弊多利少啊!”
-
4
避害就利
- 成語拼音:
- bì hài jiù lì
- 成語解釋:
- 就:接近、走向。躲開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條件。
- 成語出處:
- 《吳子·圖國第一》:“謀者,所以避害就利。”
-
5
辯口利辭
- 成語拼音:
- biàn kǒu lì cí
- 成語解釋:
- 辯口:口才好,善于辯論。指能言善辯,伶牙俐齒
- 成語出處:
- 漢 班昭《女誡》:“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
-
6
辯口利舌
- 成語拼音:
- biàn kǒu lì cí
- 成語解釋:
- 指能言善辯,伶牙利嘴。
- 成語出處:
- 漢 王充《論衡 物勢》:“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出為勝。”
-
7
薄利多銷
- 成語拼音:
- bó lì duō xiāo
- 成語解釋:
- 單個產品或商品贏利少,靠售出數量很大賺錢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采取薄利多銷、穩定物價或適當降價的政策,在向缺糧區農民供應糧食方面,一般略有補貼。”
-
8
不私其利
- 成語拼音:
- bù sī qí lì
- 成語解釋:
- 私;私有。不把利益據為己有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形勢解》:“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
9
百世之利
- 成語拼音:
- bǎi shì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世世代代長遠的利益。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義賞》:“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
-
10
本小利微
- 成語拼音:
- běn xiǎo lì wēi
- 成語解釋:
- 微:薄。本錢小,利潤薄。指買賣很小,得利不多。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小販不論肩挑叫賣,或街畔攤售,總之本小利微,吃著不夠。”
-
11
不知利害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lì hài
- 成語解釋:
- 不知什么為利,什么為害。
- 成語出處:
- 戰國 宋 莊周《莊子 齊物論》:“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
12
成敗利鈍
- 成語拼音:
- chéng bài lì dùn
- 成語解釋:
- 利:鋒利;順利;鈍:不鋒利;不順利。指事業的成功或失敗;順利或挫折。泛指處事的各種情況和結果。也作“成敗得失”。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13
除害興利
- 成語拼音:
- chú hài xīng lì
- 成語解釋:
- 根除對人民有害的事,興辦對人民有利的事業。
- 成語出處:
- 《管子 治國》:“善為民除害興利,故天下之民歸之。”
-
14
船堅炮利
- 成語拼音:
- chuán jiān pào lì
- 成語解釋:
- 利:鋒利。指戰艦堅固,大炮猛烈。形容海軍強盛。
- 成語出處:
- 清 林則徐等《會奏穿鼻尖沙嘴迭次轟擊夷船情形折》:“此次士密等前來尋釁……無非恃其般堅炮利,以悍濟貪。
-
15
寸利必得
- 成語拼音:
- cùn lì bì dé
- 成語解釋:
-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須得到,不能放棄。形容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蔣介石對于人民是寸權必奪,寸利必得。”
-
16
乘利席勝
- 成語拼音:
- chéng lì xí shèng
- 成語解釋:
- 憑借著勝利的形勢。
- 成語出處:
- 《漢書·蒯通傳》:“楚人起彭城轉斗逐北,至滎陽乘利席勝,威震天下。”顏師古注:“席,因也,若人之在席上。”
-
17
出師不利
- 成語拼音:
- chū shī bù lì
- 成語解釋: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師不利,一個好人都沒有遇上。”
-
18
從中漁利
- 成語拼音:
- cóng zhōng yú lì
- 成語解釋:
- 漁:勞取。漁利:乘機謀取不正當的權益。人當中撈取好處。
- 成語出處:
- 清·許奉恩《里乘》第四卷:“說其改醮,已則從中漁利,藉以餬口。”
-
19
大吉大利
- 成語拼音:
- dà jí dà lì
- 成語解釋:
- 非常吉祥、順利。舊時用于占卜和祝福。
- 成語出處:
- 巴金《家》:“老太爺因為覺群在堂屋里說了不吉利的話,便寫了‘童言無忌,大吉大利’的紅紙條,拿出來貼在門柱上。”
-
20
地盡其利
- 成語拼音:
- dì jìn qí lì
- 成語解釋:
- 盡:全部;利:利益。指土地等自然環境充分發揮作用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 利的成語,帶利字的成語,包含利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