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家池的讀音 習家池的意思
習家池 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于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是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郁的私家園林,延存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園林建筑之一,全國現存少有的漢代名園,被譽為“中國郊野園林第一家”。 自漢晉以來,就成了襄陽市南郊的游覽勝地,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是全國最早的園林建筑群體。在私家園林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園冶》中奉為典范的“私家園林鼻祖”。
- 習
- 家
- 池
“習家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í jiā chí]
- 漢字注音:
- ㄒㄧˊ ㄐㄧㄚ ㄔˊ
- 簡繁字形:
- 習家池
- 是否常用:
- 否
“習家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跡名。一名高陽池。在湖北襄陽峴山南。《晉書.山簡傳》:"簡鎮襄陽,諸習氏荊土豪族,有佳園池,簡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高陽池。"后多借指園池名勝。
網絡解釋
習家池
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于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是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郁的私家園林,延存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園林建筑之一,全國現存少有的漢代名園,被譽為“中國郊野園林第一家”。
自漢晉以來,就成了襄陽市南郊的游覽勝地,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是全國最早的園林建筑群體。在私家園林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園冶》中奉為典范的“私家園林鼻祖”。
“習家池”的單字解釋
【習】:1.“習”的繁體字。2.鳥類頻頻拍動翅膀試飛。說文解字:“習,數飛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十九?動物》:“習,鳥肄飛也。……引之則凡數數扇闔者,皆謂之習。”3.反覆演練、鑽研:“溫習”、“研習”。《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4.熟悉,通曉。《戰國策?秦策五》:“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管子?正世》:“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5.反覆拍動翅膀的動作。《禮記?月令》:“鷹乃學習,腐草為螢。”6.積久養成的慣性行為:“舊習”、“惡習”、“積習難改”。《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7.親信、親狎的人。《禮記?月令》:“雖有貴戚近習,毋有不禁。”《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等紀?贊曰》:“匪砥匪革,終淪嬖習。”8.姓。如明代有習經。9.時常、常常。《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習聞其號,未燭厥理。”《後漢書?卷六十一?黃瓊傳》:“瓊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體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這兒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隊或機關中某個成員工作的處所:我找到營部,剛好營長不在家。4.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農家。漁家。船家。東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家。畫家。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6.學術流派:儒家。法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7.指相對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兩家下成和棋。8.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家父。家兄。9.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野”相對):家畜。家禽。家兔。家鴿。家花。10.姓。[jia]1.后綴。2.用在某些名詞后面,表示屬于那一類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學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飾語后,相當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池】:1.池塘:游泳池。養魚池。鹽池。2.旁邊高中間洼的地方:花池。樂(yuè)池。3.舊時指劇場正廳的前部:池座。4.護城河:城池。5.姓。
“習家池”的相關詞語
* 習家池的讀音是:xí jiā chí,習家池的意思:習家池 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于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是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郁的私家園林,延存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園林建筑之一,全國現存少有的漢代名園,被譽為“中國郊野園林第一家”。 自漢晉以來,就成了襄陽市南郊的游覽勝地,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是全國最早的園林建筑群體。在私家園林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園冶》中奉為典范的“私家園林鼻祖”。
基本解釋
古跡名。一名高陽池。在湖北襄陽峴山南。《晉書.山簡傳》:"簡鎮襄陽,諸習氏荊土豪族,有佳園池,簡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高陽池。"后多借指園池名勝。習家池
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于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南麓,是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郁的私家園林,延存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園林建筑之一,全國現存少有的漢代名園,被譽為“中國郊野園林第一家”。自漢晉以來,就成了襄陽市南郊的游覽勝地,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是全國最早的園林建筑群體。在私家園林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園冶》中奉為典范的“私家園林鼻祖”。
【習】:1.“習”的繁體字。2.鳥類頻頻拍動翅膀試飛。說文解字:“習,數飛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十九?動物》:“習,鳥肄飛也。……引之則凡數數扇闔者,皆謂之習。”3.反覆演練、鑽研:“溫習”、“研習”。《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4.熟悉,通曉。《戰國策?秦策五》:“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管子?正世》:“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5.反覆拍動翅膀的動作。《禮記?月令》:“鷹乃學習,腐草為螢。”6.積久養成的慣性行為:“舊習”、“惡習”、“積習難改”。《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7.親信、親狎的人。《禮記?月令》:“雖有貴戚近習,毋有不禁。”《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等紀?贊曰》:“匪砥匪革,終淪嬖習。”8.姓。如明代有習經。9.時常、常常。《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習聞其號,未燭厥理。”《後漢書?卷六十一?黃瓊傳》:“瓊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體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這兒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隊或機關中某個成員工作的處所:我找到營部,剛好營長不在家。4.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農家。漁家。船家。東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家。畫家。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6.學術流派:儒家。法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7.指相對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兩家下成和棋。8.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家父。家兄。9.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野”相對):家畜。家禽。家兔。家鴿。家花。10.姓。[jia]1.后綴。2.用在某些名詞后面,表示屬于那一類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學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飾語后,相當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池】:1.池塘:游泳池。養魚池。鹽池。2.旁邊高中間洼的地方:花池。樂(yuè)池。3.舊時指劇場正廳的前部:池座。4.護城河:城池。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