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縓怎么讀 縓的意思

    “縓”字共有1個讀音: [quán]  
    縓
    漢字
    讀音 [quán]
    注音 ㄑㄩㄢˊ
    部首 [糹]  絞絲旁
    筆畫 總筆畫:16 部外:10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E13
    其它編碼 五筆:xdri 倉頡:vfmhf 鄭碼:zgnk 四角:21996
    筆順編碼 5544441332511234
    筆順筆畫 フフ丶丶丶丶一ノ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筆順名稱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橫 撇 撇 豎 橫折 橫 橫 豎鉤 撇 點

    縓字的意思

    淺紅色。

    縓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quán ㄑㄩㄢˊ

     ◎ 淺紅色。

    英語 orange or reddish-yellow silk

    縓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綣 quàn

    〈形〉

    淺紅色 [pink]。如:縓冠(淺紅色的帽子);縓緣(淺紅色的邊)

    縓字的辭典解釋

    縓ㄑㄩㄢˊquán名

    只染色一次的赤黃色絲帛。《說文解字·糸部》:「縓,帛赤黃色也。一染謂之縓。」

    康熙字典解釋

    縓【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此緣切《集韻》《韻會》《正韻》逡緣切,??音詮。《說文》帛赤黃色。《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註》今之紅也。《儀禮·喪服》公子爲其母練冠麻,麻衣縓緣。《註》淺絳也。《禮·閒傳》期而小祥,練冠縓緣。《疏》以縓爲領緣也。

    又《廣韻》七絹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絹切,??詮去聲。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縓【卷十三】【糸部】

    帛赤黃色。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三染謂之纁。從糸原聲。七絹切

    說文解字注

    (縓)帛赤黃色也。赤黃者、赤而黃也。禮喪服注曰。縓、淺絳也。練冠而麻衣縓緣。三年練之受飾也。檀弓注曰。縓、纁之類。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三句爾雅釋器文。考工記衹言三入、不言一入再入。爾雅可補記文所未備。記云。鍾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淳而漬之。三入爲纁。鄭注。記與爾雅同色耳。染布帛者、染人掌之。依鄭則染人染布帛與鍾氏染羽、同用朱漸丹秫也。古以茜染者謂之韎、謂之緹。以朱及丹秫染者謂之縓、赬、纁。赬者、赤色也。纁者、淺絳也。玉藻之溫韍卽韎韐也。溫卽縓之叚借字也。韎亦謂之縓。從糸。原聲。七絹切。十四部。

    縓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縓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