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縌怎么讀 縌的意思

    “縌”字共有1個讀音: [nì]  
    縌
    漢字
    讀音 [nì]
    注音 ㄋㄧˋ
    部首 [糹]  絞絲旁
    筆畫 總筆畫:15 部外:9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E0C
    其它編碼 五筆:xubp 倉頡:vfytu 鄭碼:zuzw 四角:28934
    筆順編碼 554444431523454
    筆順筆畫 フフ丶丶丶丶丶ノ一フ丨ノ丶フ丶
    筆順名稱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點 撇 橫 豎折/豎彎 豎 撇 點 橫折折撇 捺

    縌字的意思

    佩玉的絲帶。

    縌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nì ㄋㄧˋ

     ◎ 佩玉的絲帶。

    縌字的詳細解釋

    縌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縌【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正韻》宜戟切《集韻》《韻會》仡戟切,??音逆。《說文》綬維也。《前漢·翟方進傳》赤韍縌。《註》服?曰:縌卽今之綬也。師古曰:縌者,系也,謂逆受之也。《後漢·輿服志》自靑綬以上,縌皆長三尺二寸。縌者,古珮璲也。佩綬相迎受,故曰縌。《集韻》亦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縌【卷十三】【糸部】

    綬維也。從糸逆聲。宜戟切

    說文解字注

    (縌)綬維也。此綬謂漢之綬也。乘輿長丈九尺九寸、至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長丈五尺、百石長丈二尺者是也。綬維謂之縌。乘輿至二千石皆長三尺二寸、千石至二百石皆長三尺者是也。司馬彪曰。縌者、古佩璲也。佩綬相迎受故曰縌。按當曰與綬相迎受故曰縌。縌之言逆也。漢之縌、古之綬也。漢之綬、猶古之韍佩也。縌篆其創於李斯輩與。從糸。逆聲。宜戟切。古音在五部。

    * 網站為您提供縌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