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紅駭綠的讀音 紛紅駭綠的意思
【解釋】形容花葉繁盛,隨風擺動。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記》:“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 宋 陸游 《新筑山亭戲作》詩:“天垂繚白縈青外,人在紛紅駭綠中。” 清 錢謙益 《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巖憩維摩寺金粟堂飯后下破山過高僧墓與孟陽尋等慈和尚葬處》詩:“ 丹丘 錦城 斯在下,紛紅駭綠誰能整。”
- 紛
- 紅
- 駭
- 綠
“紛紅駭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 hóng hài lù]
- 漢字注音:
- ㄈㄣ ㄏㄨㄥˊ ㄏㄞˋ ㄌㄨˋ
- 簡繁字形:
- 紛紅駭綠
- 是否常用:
- 否
“紛紅駭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形容花葉繁盛,隨風擺動。 辭典解釋
紛紅駭綠 fēn hóng hài lù ㄈㄣ ㄏㄨㄥˊ ㄏㄞˋ ㄌㄨˋ 形容花葉繁盛飄動。
唐.柳宗元〈袁家渴記〉:「紛紅駭綠,蓊葧香氣。」
《聊齊志異.卷六.絳妃》:「紛紅駭綠,掩苒何窮。」
網絡解釋
【解釋】形容花葉繁盛,隨風擺動。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記》:“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 宋 陸游 《新筑山亭戲作》詩:“天垂繚白縈青外,人在紛紅駭綠中。” 清 錢謙益 《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巖憩維摩寺金粟堂飯后下破山過高僧墓與孟陽尋等慈和尚葬處》詩:“ 丹丘 錦城 斯在下,紛紅駭綠誰能整。”
“紛紅駭綠”的單字解釋
【紛】:同“紛”。
【紅】:[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駭】:同“駭”。
【綠】:同“綠”。
“紛紅駭綠”的相關詞語
* 紛紅駭綠的讀音是:fēn hóng hài lù,紛紅駭綠的意思:【解釋】形容花葉繁盛,隨風擺動。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記》:“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 宋 陸游 《新筑山亭戲作》詩:“天垂繚白縈青外,人在紛紅駭綠中。” 清 錢謙益 《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巖憩維摩寺金粟堂飯后下破山過高僧墓與孟陽尋等慈和尚葬處》詩:“ 丹丘 錦城 斯在下,紛紅駭綠誰能整。”
基本解釋
形容花葉繁盛,隨風擺動。辭典解釋
紛紅駭綠 fēn hóng hài lù ㄈㄣ ㄏㄨㄥˊ ㄏㄞˋ ㄌㄨˋ形容花葉繁盛飄動。
唐.柳宗元〈袁家渴記〉:「紛紅駭綠,蓊葧香氣。」
《聊齊志異.卷六.絳妃》:「紛紅駭綠,掩苒何窮。」
【解釋】形容花葉繁盛,隨風擺動。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記》:“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 宋 陸游 《新筑山亭戲作》詩:“天垂繚白縈青外,人在紛紅駭綠中。” 清 錢謙益 《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巖憩維摩寺金粟堂飯后下破山過高僧墓與孟陽尋等慈和尚葬處》詩:“ 丹丘 錦城 斯在下,紛紅駭綠誰能整。”
【紛】:同“紛”。
【紅】:[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駭】:同“駭”。
【綠】:同“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