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種放的讀音 種放的意思

    種放 種放(955年-1015年),字明逸,號云溪醉侯,河南洛陽人,父種詡,宋吏部令史,后調補長安主簿。七歲能寫文章,精于易學。不應科舉,父亡隨母親隱居終南山,講學為生,撰寫的《蒙書》十卷以及《嗣禹說》《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錄》等,人們很是稱許。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陜西轉運使宋惟干向朝廷推薦種放,種放推辭了。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兵部尚書張齊賢對皇帝再次舉薦種放,種放仍舊推辭了。咸平四年(1002年),張齊賢任京兆太守,再次向朝廷推薦種放,種放應詔而面圣。而后數年中,種放奔走于朝廷與終南山之間,數次歸山后又數次再度出山入仕。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正月,種放再次來朝覲見,陪祭汾陰,被授予工部侍郎。種放晚年侈靡喪清節, 《宋史》記載:“頗飾盥服”,“于長安廣置良田,歲利甚博”。諫官王嗣宗參奏了種放,恰逢赦恩而停止。后種放再次辭官歸隱。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十一月十九日,種放晨起,穿上道士衣裳,召門生一起飲酒,幾巡酒后安然離世,終年60歲。上詔贈工部尚書。
    • chóng
    • fàng

    “種放”的讀音

    拼音讀音
    [chóng fàng]
    漢字注音:
    ㄔㄨㄥˊ ㄈㄤ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種放”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種放  chóng fàng  ㄔㄨㄥˊ ㄈㄤˋ  

    人名。(西元?~1015)?字名逸,自稱退士,宋代洛陽人。沉默好學,奉母隱居終南山,以講習為業。真宗時被征赴闕,尋以母命還山。著有詩集、蒙書等。

    網絡解釋

    種放

    種放(955年-1015年),字明逸,號云溪醉侯,河南洛陽人,父種詡,宋吏部令史,后調補長安主簿。七歲能寫文章,精于易學。不應科舉,父亡隨母親隱居終南山,講學為生,撰寫的《蒙書》十卷以及《嗣禹說》《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錄》等,人們很是稱許。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陜西轉運使宋惟干向朝廷推薦種放,種放推辭了。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兵部尚書張齊賢對皇帝再次舉薦種放,種放仍舊推辭了。咸平四年(1002年),張齊賢任京兆太守,再次向朝廷推薦種放,種放應詔而面圣。而后數年中,種放奔走于朝廷與終南山之間,數次歸山后又數次再度出山入仕。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正月,種放再次來朝覲見,陪祭汾陰,被授予工部侍郎。種放晚年侈靡喪清節, 《宋史》記載:“頗飾盥服”,“于長安廣置良田,歲利甚博”。諫官王嗣宗參奏了種放,恰逢赦恩而停止。后種放再次辭官歸隱。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十一月十九日,種放晨起,穿上道士衣裳,召門生一起飲酒,幾巡酒后安然離世,終年60歲。上詔贈工部尚書。

    “種放”的單字解釋

    】:[zhǒng]1.物種的簡稱:小麥是單子葉植物禾本科小麥屬的一種。虎是哺乳動物貓科豹屬的一種。2.人種:黃種。黑種。白種。3.類別;種類:工種。兵種。語種。4.生物傳代繁殖的物質:高粱種。麥種。傳種。配種。5.指膽量或骨氣(跟“有、沒有”連用)。6.表示種類,用于人和任何事物:兩種人。三種布。各種情況。菊花的顏色有好幾種。7.姓。[zhòng]種植:種田。種麥子。種棉花。種牛痘。[chóng]姓。
    】:1.解除約束,使自由:釋放。放虎歸山。把俘虜放回去。2.在一定的時間停止(學習、工作):放學。放工。3.放縱:放任。放聲高歌。放言高論。4.讓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動:放牛。放羊。5.把人驅逐到邊遠的地方:放逐。流放。6.發出:放槍。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陣陣的清香。7.點燃:放火。放爆竹。8.借錢給人,收取利息:放債。放款。9.擴展:放大。放寬。上衣的身長要放一寸。10.姓。

    “種放”的相關詞語

    * 種放的讀音是:chóng fàng,種放的意思:種放 種放(955年-1015年),字明逸,號云溪醉侯,河南洛陽人,父種詡,宋吏部令史,后調補長安主簿。七歲能寫文章,精于易學。不應科舉,父亡隨母親隱居終南山,講學為生,撰寫的《蒙書》十卷以及《嗣禹說》《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錄》等,人們很是稱許。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陜西轉運使宋惟干向朝廷推薦種放,種放推辭了。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兵部尚書張齊賢對皇帝再次舉薦種放,種放仍舊推辭了。咸平四年(1002年),張齊賢任京兆太守,再次向朝廷推薦種放,種放應詔而面圣。而后數年中,種放奔走于朝廷與終南山之間,數次歸山后又數次再度出山入仕。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正月,種放再次來朝覲見,陪祭汾陰,被授予工部侍郎。種放晚年侈靡喪清節, 《宋史》記載:“頗飾盥服”,“于長安廣置良田,歲利甚博”。諫官王嗣宗參奏了種放,恰逢赦恩而停止。后種放再次辭官歸隱。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十一月十九日,種放晨起,穿上道士衣裳,召門生一起飲酒,幾巡酒后安然離世,終年60歲。上詔贈工部尚書。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