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染的讀音 點染的意思
- 點
- 染
“點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iǎn rǎn]
- 漢字注音:
- ㄉㄧㄢˇ ㄖㄢˇ
- 簡繁字形:
- 點染
- 是否常用:
- 是
“點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點染 diǎnrǎn
[add details to a painting;touch up a piece of writing] 繪畫時畫家點筆染翰
武烈太子偏能真,座上賓客隨宜點染。——《顏氏家訓·雜藝》
辭典解釋
點染 diǎn rǎn ㄉㄧㄢˇ ㄖㄢˇ 畫家點綴景物及渲染色彩。后亦代稱畫水墨畫。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武烈太子偏能寫真,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以問童孺,皆知姓名矣。」
文章信筆隨意寫成。
宋.陸游〈掩門〉詩四首之三:「點染聊成家,呻吟僅似詩。」
受污、玷污。
唐.杜甫〈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詩:「反復歸圣朝,點染無滌蕩。」
馬馬虎虎的敷衍一下。
《負曝閑談.第三回》:「另外還有營官那邊、號房里、門房里、廚房里,都得點染點染。」
網絡解釋
點染
點染就是工筆畫中的一種染色技巧,指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明朝 楊補 畫。 紙本墨筆 縱26.7厘米,橫3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楊補(1598—1657)明代畫家。字無補,號古農,祖籍臨江(今江西清江),生于吳,后為長洲(今江蘇吳縣)布衣。這幅畫構圖豐滿,正中一座山巒迫塞畫面,給人以棄絕棄絕塵俗之感。楊補山水學黃公望,但這幅畫上兼有吳鎮風格影響。畫上勾皴點染并用,落墨大膽沉著,濃墨醒目,墨色層次豐富,構成了畫面的空間感。山石坡地以長披麻皴寫出,筆力勁爽,表現出了山巖的獨特結構。
“點染”的單字解釋
【點】:1.液體的小滴:雨點兒。掉點兒了。2.小的痕跡:墨點兒。斑點。3.漢字的筆畫,形狀是“、”。4.幾何學上指沒有大小(即沒有長、寬、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圖形。如兩直線的相交處、線段的兩端都是點。5.小數點,如432.5讀作四三二點兒五或四百三十二點兒五。6.表示少量:一點兒小事。吃點兒東西再走。7.用于事項:兩點意見。8.一定的地點或程度的標志:起點。終點。冰點。沸點。據點。先突破一點。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優點。重點。特點。10.姓。11.鐵制的響器,掛起來敲,用來報告時間或召集群眾。12.舊時夜間計時用更點,一更分五點:五更三點。13.時間單位,一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14.規定的鐘點:誤點。到點了。15.點心:茶點。早點。糕點。
【染】:1.用染料著色:染布。印染。2.感染;沾染(疾病、壞習慣、嗜好等):傳染。染病。3.中國畫筆墨技法之一。
“點染”的相關詞語
“點染”造句
松樹林,故鄉的松樹林,你一直在我的夢中,點染著我心野中的這棵小樹,那么的綠意盎然。當我文字的小樹苗,一點點地在心靈陽光照耀下成長,逐漸成為一顆大樹的過程,多需要這山一般厚重的精神來鼓勵呢。
春晨點染心中的希望,激發著人生的熱情。
生物在春晨中醒來,展示著生命的可貴、誘人。春晨點染心中的希望,激發著人生的熱情。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班級是一幅長長的畫卷,由師生共同點染,鐫刻在記憶的庭院。
銀河的光亮見證我們愛情的璀璨,繁星的彌漫點染我們幸福的期盼,劃過的流星是我們曾經許下的諾言,架起的鵲橋是我們真情的實現,七夕快樂,愛你不變。
秋分的天,是燦爛的臉,繽紛的色彩把季節點染;秋分的夜,是飄然的蝶,靈動的月光無聲地將浪漫粘貼;秋分的夢,是優雅的風,飄香的花朵悄悄地將現實照射;秋分的祝福是幸福的花簇,牽掛的心緒靜靜地將問候過渡。秋分快樂!
歲月荏苒,您為我無悔付出,任白發點染滄桑;時光穿梭,您把我細心呵護,任皺紋鐫刻辛勞。感恩節,感謝您對我的關懷,愿您幸福綿長,身體健康!
歲月荏苒,你們為我無悔付出,任白發點染滄桑;時光穿梭,你們把我細心呵護,任皺紋鐫刻辛勞。感恩節,感謝爸媽對我的關懷,愿二老幸福綿長,身體健康!
寄托最原始的思緒,承載最真切的夢想,點染最美好的回憶,顯示最難忘的往事,我們一起攜手,看過風華,走過雪月,讀過彼此的每一條祝福,真情永駐。
* 點染的讀音是:diǎn rǎn,點染的意思:點染 點染就是工筆畫中的一種染色技巧,指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明朝 楊補 畫。 紙本墨筆 縱26.7厘米,橫3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楊補(1598—1657)明代畫家。字無補,號古農,祖籍臨江(今江西清江),生于吳,后為長洲(今江蘇吳縣)布衣。這幅畫構圖豐滿,正中一座山巒迫塞畫面,給人以棄絕棄絕塵俗之感。楊補山水學黃公望,但這幅畫上兼有吳鎮風格影響。畫上勾皴點染并用,落墨大膽沉著,濃墨醒目,墨色層次豐富,構成了畫面的空間感。山石坡地以長披麻皴寫出,筆力勁爽,表現出了山巖的獨特結構。
基本解釋
點染 diǎnrǎn
[add details to a painting;touch up a piece of writing] 繪畫時畫家點筆染翰
武烈太子偏能真,座上賓客隨宜點染。——《顏氏家訓·雜藝》
辭典解釋
點染 diǎn rǎn ㄉㄧㄢˇ ㄖㄢˇ畫家點綴景物及渲染色彩。后亦代稱畫水墨畫。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武烈太子偏能寫真,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以問童孺,皆知姓名矣。」
文章信筆隨意寫成。
宋.陸游〈掩門〉詩四首之三:「點染聊成家,呻吟僅似詩。」
受污、玷污。
唐.杜甫〈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詩:「反復歸圣朝,點染無滌蕩。」
馬馬虎虎的敷衍一下。
《負曝閑談.第三回》:「另外還有營官那邊、號房里、門房里、廚房里,都得點染點染。」
點染
點染就是工筆畫中的一種染色技巧,指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明朝 楊補 畫。 紙本墨筆 縱26.7厘米,橫3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楊補(1598—1657)明代畫家。字無補,號古農,祖籍臨江(今江西清江),生于吳,后為長洲(今江蘇吳縣)布衣。這幅畫構圖豐滿,正中一座山巒迫塞畫面,給人以棄絕棄絕塵俗之感。楊補山水學黃公望,但這幅畫上兼有吳鎮風格影響。畫上勾皴點染并用,落墨大膽沉著,濃墨醒目,墨色層次豐富,構成了畫面的空間感。山石坡地以長披麻皴寫出,筆力勁爽,表現出了山巖的獨特結構。

松樹林,故鄉的松樹林,你一直在我的夢中,點染著我心野中的這棵小樹,那么的綠意盎然。當我文字的小樹苗,一點點地在心靈陽光照耀下成長,逐漸成為一顆大樹的過程,多需要這山一般厚重的精神來鼓勵呢。
春晨點染心中的希望,激發著人生的熱情。
生物在春晨中醒來,展示著生命的可貴、誘人。春晨點染心中的希望,激發著人生的熱情。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班級是一幅長長的畫卷,由師生共同點染,鐫刻在記憶的庭院。
銀河的光亮見證我們愛情的璀璨,繁星的彌漫點染我們幸福的期盼,劃過的流星是我們曾經許下的諾言,架起的鵲橋是我們真情的實現,七夕快樂,愛你不變。
秋分的天,是燦爛的臉,繽紛的色彩把季節點染;秋分的夜,是飄然的蝶,靈動的月光無聲地將浪漫粘貼;秋分的夢,是優雅的風,飄香的花朵悄悄地將現實照射;秋分的祝福是幸福的花簇,牽掛的心緒靜靜地將問候過渡。秋分快樂!
歲月荏苒,您為我無悔付出,任白發點染滄桑;時光穿梭,您把我細心呵護,任皺紋鐫刻辛勞。感恩節,感謝您對我的關懷,愿您幸福綿長,身體健康!
歲月荏苒,你們為我無悔付出,任白發點染滄桑;時光穿梭,你們把我細心呵護,任皺紋鐫刻辛勞。感恩節,感謝爸媽對我的關懷,愿二老幸福綿長,身體健康!
寄托最原始的思緒,承載最真切的夢想,點染最美好的回憶,顯示最難忘的往事,我們一起攜手,看過風華,走過雪月,讀過彼此的每一條祝福,真情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