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身的讀音 漆身的意思
漆身 1.以漆涂身。 戰國 晉 豫讓 為 智伯 復仇事。《戰國策·趙策一》:“ 豫讓 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為厲披發為狂不足以為臣恥。” 司馬貞 索隱:“﹝厲﹞音賴,癩病也。言漆涂身,生瘡如病癩。” 明 陸垹 《簣齋雜著》:“知同漆身,義比采薇。” 清 劉震 《易水歌》:“報仇更比漆身苦,兩人后先得死所。”
- 漆
- 身
“漆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 shēn]
- 漢字注音:
- ㄑㄧ ㄕㄣ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漆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以漆涂身。戰國晉豫讓為智伯復仇事。 2.以漆涂尸。為保存尸體的方法之一。
網絡解釋
漆身
1.以漆涂身。 戰國 晉 豫讓 為 智伯 復仇事。《戰國策·趙策一》:“ 豫讓 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為厲披發為狂不足以為臣恥。” 司馬貞 索隱:“﹝厲﹞音賴,癩病也。言漆涂身,生瘡如病癩。” 明 陸垹 《簣齋雜著》:“知同漆身,義比采薇。” 清 劉震 《易水歌》:“報仇更比漆身苦,兩人后先得死所。”
“漆身”的單字解釋
【漆】:1.黏液狀涂料的統稱。涂在物體表面,干燥后形成堅韌的薄膜,有保護和裝飾作用。分為天然漆和人造漆兩類。2.把涂料涂在器物上:把大門漆成紅色的。3.姓。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漆身”的相關成語
“漆身”的相關詞語
* 漆身的讀音是:qī shēn,漆身的意思:漆身 1.以漆涂身。 戰國 晉 豫讓 為 智伯 復仇事。《戰國策·趙策一》:“ 豫讓 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為厲披發為狂不足以為臣恥。” 司馬貞 索隱:“﹝厲﹞音賴,癩病也。言漆涂身,生瘡如病癩。” 明 陸垹 《簣齋雜著》:“知同漆身,義比采薇。” 清 劉震 《易水歌》:“報仇更比漆身苦,兩人后先得死所。”
基本解釋
1.以漆涂身。戰國晉豫讓為智伯復仇事。 2.以漆涂尸。為保存尸體的方法之一。漆身
1.以漆涂身。 戰國 晉 豫讓 為 智伯 復仇事。《戰國策·趙策一》:“ 豫讓 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為厲披發為狂不足以為臣恥。” 司馬貞 索隱:“﹝厲﹞音賴,癩病也。言漆涂身,生瘡如病癩。” 明 陸垹 《簣齋雜著》:“知同漆身,義比采薇。” 清 劉震 《易水歌》:“報仇更比漆身苦,兩人后先得死所。”【漆】:1.黏液狀涂料的統稱。涂在物體表面,干燥后形成堅韌的薄膜,有保護和裝飾作用。分為天然漆和人造漆兩類。2.把涂料涂在器物上:把大門漆成紅色的。3.姓。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