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調的讀音 清平調的意思
唐大曲名,后用為詞牌。相傳唐開元中,李白供翰林,時宮中木芍藥盛開,玄宗于月夜賞花,召楊貴妃侍酒,以金花箋賜李白,命進新辭《清平調》,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絕句,平仄不拘。宋詞蓋因舊曲名,另創新聲。雙調五十字,平韻。參閱唐李浚《松窗雜錄》﹑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五。
- 清
- 平
- 調
“清平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g píng diào]
- 漢字注音:
- ㄑㄧㄥ ㄆㄧㄥˊ ㄉㄧㄠˋ
- 簡繁字形:
- 清平調
- 是否常用:
- 否
“清平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大曲名,后用為詞牌。相傳唐開元中,李白供翰林,時宮中木芍藥盛開,玄宗于月夜賞花,召楊貴妃侍酒,以金花箋賜李白,命進新辭《清平調》,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絕句,平仄不拘。宋詞蓋因舊曲名,另創新聲。雙調五十字,平韻。參閱唐李浚《松窗雜錄》﹑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五。 辭典解釋
清平調 qīng píng diào ㄑㄧㄥ ㄆㄧㄥˊ ㄉㄧㄠˋ 唐樂府大曲的曲名,為俗樂曲調。曲詞以李白所填者最著名。相傳李白供翰林時,玄 宗月夜賞木芍,命進新詞助興。李白醉書七絕體三章,每章二十八字,平仄不拘。后 宋人因之改編為詞牌。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霓裳曲〉,慣聽得花奴羯鼓,〈清平調〉,又提起唐人樂府。」
詞牌名。宋人改制舊曲,另創新譜,雙調,五十字。
網絡解釋
“清平調”的單字解釋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調】:[diào]1.樂曲;樂譜:曲調。采菱調。2.樂曲定音的基調或音階:C大調。五聲調式。3.語音上的聲調:調號。調類。4.說話的腔調:南腔北調。5.口氣;論調:一副教訓人的調。兩人人的發言是一個調。6.人所蘊含或顯露出來的風格、才情、氣質:情調。格調。7.選調;提撥:從基層調選干部。8.調動:崗位調整。9.征集;征調:調有余補不足。10.調查:調研。內查外調。11.提取、調取(文件、檔案等):調檔。12.調換:調座位。[tiáo]1.搭配均勻,配合適當:調和。調諧。風調雨順。飲食失調。2.使搭配均勻,使協調:調配。調味。3.調停使和解(調解雙方關系):調停。調處。4.調劑:以臨萬貨,以調盈虛。5.調理使康復:調養。調攝。6.調教;訓練:有膂力,善調鷹隼。7.挑逗;戲弄:調笑。調情。調戲。酒后相調。[zhōu]朝,早晨:《廣韻·平尤》:“調,朝也。”
“清平調”的相關詞語
* 清平調的讀音是:qīng píng diào,清平調的意思:唐大曲名,后用為詞牌。相傳唐開元中,李白供翰林,時宮中木芍藥盛開,玄宗于月夜賞花,召楊貴妃侍酒,以金花箋賜李白,命進新辭《清平調》,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絕句,平仄不拘。宋詞蓋因舊曲名,另創新聲。雙調五十字,平韻。參閱唐李浚《松窗雜錄》﹑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五。
基本解釋
唐大曲名,后用為詞牌。相傳唐開元中,李白供翰林,時宮中木芍藥盛開,玄宗于月夜賞花,召楊貴妃侍酒,以金花箋賜李白,命進新辭《清平調》,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絕句,平仄不拘。宋詞蓋因舊曲名,另創新聲。雙調五十字,平韻。參閱唐李浚《松窗雜錄》﹑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五。辭典解釋
清平調 qīng píng diào ㄑㄧㄥ ㄆㄧㄥˊ ㄉㄧㄠˋ唐樂府大曲的曲名,為俗樂曲調。曲詞以李白所填者最著名。相傳李白供翰林時,玄 宗月夜賞木芍,命進新詞助興。李白醉書七絕體三章,每章二十八字,平仄不拘。后 宋人因之改編為詞牌。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霓裳曲〉,慣聽得花奴羯鼓,〈清平調〉,又提起唐人樂府。」
詞牌名。宋人改制舊曲,另創新譜,雙調,五十字。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調】:[diào]1.樂曲;樂譜:曲調。采菱調。2.樂曲定音的基調或音階:C大調。五聲調式。3.語音上的聲調:調號。調類。4.說話的腔調:南腔北調。5.口氣;論調:一副教訓人的調。兩人人的發言是一個調。6.人所蘊含或顯露出來的風格、才情、氣質:情調。格調。7.選調;提撥:從基層調選干部。8.調動:崗位調整。9.征集;征調:調有余補不足。10.調查:調研。內查外調。11.提取、調取(文件、檔案等):調檔。12.調換:調座位。[tiáo]1.搭配均勻,配合適當:調和。調諧。風調雨順。飲食失調。2.使搭配均勻,使協調:調配。調味。3.調停使和解(調解雙方關系):調停。調處。4.調劑:以臨萬貨,以調盈虛。5.調理使康復:調養。調攝。6.調教;訓練:有膂力,善調鷹隼。7.挑逗;戲弄:調笑。調情。調戲。酒后相調。[zhōu]朝,早晨:《廣韻·平尤》:“調,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