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江國的讀音 江國的意思

    江國 江國為殷商至春秋時期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帶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國名又作“鴻國”、“邛國”,古讀“gāng”音。這個國家以“鴻鳥”做為圖騰。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所載,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啟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公元前1101年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國。周代江國國都則位于今河南正陽縣東南、淮水北岸1公里。這里發現有江國故城,平面長方形面積約17.5萬平方米,時代為東周至漢代。 春秋中期的35年間,江國采取或聯姻、會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國,以圖復興。后又與齊、宋伐楚。在東周時,江國位于楚、齊、宋等大國之間,又常受淮河水患侵擾,一直沒能發展起來。 公元前624年,楚穆王出兵伐江,晉國出兵為江國解圍;次年,楚再次出兵,江國勢孤力弱,援軍不繼,終被楚滅。江國國君貞帶領族人外逃,為紀念故國,國人以江為姓。從江濟受封,到江貞國滅改姓,江國共存十七君近500年。 江國后被楚國所滅后,一部分江人被楚國強遷于楚國內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為楚的臣民;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陳國,今河南準陽地區,后由淮陽為中心向四方散遷,其中一支向東北方遷移到齊魯大地。其后子孫以國名為氏,稱江姓。
    • jiāng
    • guó

    “江國”的讀音

    拼音讀音
    [jiāng guó]
    漢字注音:
    ㄐㄧㄤ ㄍㄨㄛˊ
    簡繁字形:
    江國
    是否常用:

    “江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河流多的地區。多指江南。古國名。在今河南省·息縣西。

    網絡解釋

    江國

    江國為殷商至春秋時期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帶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國名又作“鴻國”、“邛國”,古讀“gāng”音。這個國家以“鴻鳥”做為圖騰。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所載,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啟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公元前1101年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國。周代江國國都則位于今河南正陽縣東南、淮水北岸1公里。這里發現有江國故城,平面長方形面積約17.5萬平方米,時代為東周至漢代。
    春秋中期的35年間,江國采取或聯姻、會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國,以圖復興。后又與齊、宋伐楚。在東周時,江國位于楚、齊、宋等大國之間,又常受淮河水患侵擾,一直沒能發展起來。
    公元前624年,楚穆王出兵伐江,晉國出兵為江國解圍;次年,楚再次出兵,江國勢孤力弱,援軍不繼,終被楚滅。江國國君貞帶領族人外逃,為紀念故國,國人以江為姓。從江濟受封,到江貞國滅改姓,江國共存十七君近500年。
    江國后被楚國所滅后,一部分江人被楚國強遷于楚國內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為楚的臣民;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陳國,今河南準陽地區,后由淮陽為中心向四方散遷,其中一支向東北方遷移到齊魯大地。其后子孫以國名為氏,稱江姓。

    “江國”的單字解釋

    】:1.大河:長江。珠江。黑龍江。2.(Jiāng)指長江:江漢。江淮。江南。江左。3.姓。
    】:同“”。

    “江國”的相關詞語

    * 江國的讀音是:jiāng guó,江國的意思:江國 江國為殷商至春秋時期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帶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國名又作“鴻國”、“邛國”,古讀“gāng”音。這個國家以“鴻鳥”做為圖騰。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所載,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啟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公元前1101年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國。周代江國國都則位于今河南正陽縣東南、淮水北岸1公里。這里發現有江國故城,平面長方形面積約17.5萬平方米,時代為東周至漢代。 春秋中期的35年間,江國采取或聯姻、會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國,以圖復興。后又與齊、宋伐楚。在東周時,江國位于楚、齊、宋等大國之間,又常受淮河水患侵擾,一直沒能發展起來。 公元前624年,楚穆王出兵伐江,晉國出兵為江國解圍;次年,楚再次出兵,江國勢孤力弱,援軍不繼,終被楚滅。江國國君貞帶領族人外逃,為紀念故國,國人以江為姓。從江濟受封,到江貞國滅改姓,江國共存十七君近500年。 江國后被楚國所滅后,一部分江人被楚國強遷于楚國內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為楚的臣民;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陳國,今河南準陽地區,后由淮陽為中心向四方散遷,其中一支向東北方遷移到齊魯大地。其后子孫以國名為氏,稱江姓。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