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周的讀音 歲周的意思
歲周 詞語釋義 周年。 明 梁辰魚 《巫山十二峰·懷人》曲:“喜重諧,言非謬,試看織女共牽牛,擬定相逢在歲周。”《清史稿·仁宗紀》:“癸丑,以歲周浹甲,停本年決囚。”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廷預備立憲·立憲紀聞》:“五大臣歷聘諸邦,舟車所經,考其政治。至丙午六月,方及歲周,始考察告畢,分道回國。”
- 歲
- 周
“歲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uì zhōu]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歲周
- 是否常用:
- 否
“歲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歲周 ”。
網絡解釋
歲周
詞語釋義
周年。 明 梁辰魚 《巫山十二峰·懷人》曲:“喜重諧,言非謬,試看織女共牽牛,擬定相逢在歲周。”《清史稿·仁宗紀》:“癸丑,以歲周浹甲,停本年決囚。”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廷預備立憲·立憲紀聞》:“五大臣歷聘諸邦,舟車所經,考其政治。至丙午六月,方及歲周,始考察告畢,分道回國。”
“歲周”的單字解釋
【歲】:1.年:“舊歲”、“歲歲平安”。《書經?堯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漢書?卷七十?陳湯傳》:“發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歲乃已。”2.時光:“歲月”。《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楚辭?宋玉?九辯》:“歲忽忽而遒盡兮,恐余壽之弗將。”3.年齡:“周歲”、“足歲”。《晉書?卷六十六?劉弘傳》:“侃與敏同郡,又同歲舉吏。”《北史?卷七十?柳遐傳》:“遐幼而爽邁,神彩嶷然,髫歲便有成人之量。”4.一年的穀物收成。《左傳?哀公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漢書?卷五十八?卜式傳》:“往年西河歲惡,率齊人入粟。”5.量詞:(1)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歲等於一年:“數歲之間”。(2)計算年齡的單位:“孔子活了七十三歲。”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歲周”的相關詞語
* 歲周的讀音是:suì zhōu,歲周的意思:歲周 詞語釋義 周年。 明 梁辰魚 《巫山十二峰·懷人》曲:“喜重諧,言非謬,試看織女共牽牛,擬定相逢在歲周。”《清史稿·仁宗紀》:“癸丑,以歲周浹甲,停本年決囚。”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廷預備立憲·立憲紀聞》:“五大臣歷聘諸邦,舟車所經,考其政治。至丙午六月,方及歲周,始考察告畢,分道回國。”
基本解釋
見“歲周 ”。歲周
詞語釋義周年。 明 梁辰魚 《巫山十二峰·懷人》曲:“喜重諧,言非謬,試看織女共牽牛,擬定相逢在歲周。”《清史稿·仁宗紀》:“癸丑,以歲周浹甲,停本年決囚。”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廷預備立憲·立憲紀聞》:“五大臣歷聘諸邦,舟車所經,考其政治。至丙午六月,方及歲周,始考察告畢,分道回國。”
【歲】:1.年:“舊歲”、“歲歲平安”。《書經?堯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漢書?卷七十?陳湯傳》:“發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歲乃已。”2.時光:“歲月”。《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楚辭?宋玉?九辯》:“歲忽忽而遒盡兮,恐余壽之弗將。”3.年齡:“周歲”、“足歲”。《晉書?卷六十六?劉弘傳》:“侃與敏同郡,又同歲舉吏。”《北史?卷七十?柳遐傳》:“遐幼而爽邁,神彩嶷然,髫歲便有成人之量。”4.一年的穀物收成。《左傳?哀公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漢書?卷五十八?卜式傳》:“往年西河歲惡,率齊人入粟。”5.量詞:(1)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歲等於一年:“數歲之間”。(2)計算年齡的單位:“孔子活了七十三歲。”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