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樂遷的讀音 樂遷的意思

    樂遷 樂遷亦稱“樂遷民”。響應政府號召遷到指定地區的民戶。(1)西晉時期,付玄建議召募內地農民至西北邊境,給以復除賦役的優待,目的是實邊積谷,被召募者稱樂遷民。(2)南朝宋文帝時,為保持京口(今江蘇鎮江)繁榮,曾下詔召募諸州人民數千家移居京口,給以田宅,免取賦役,被遷人民稱“樂遷”。(3)北魏均田令中,稱自愿由無法滿足授田數地區,遷到荒田寬裕地區去的人為樂遷。(4)北齊天保八年(公元557),計劃將冀(今河北冀縣)定(今河北定縣)、瀛(今河北河間)三州無地農民強制遷到幽州范陽郡(今河北涿縣)等荒地較多的地方去,也稱“樂遷”。
    • qiān

    “樂遷”的讀音

    拼音讀音
    [lè qiān]
    漢字注音:
    ㄌㄜˋ ㄑㄧㄢ
    簡繁字形:
    樂遷
    是否常用:

    “樂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代無田農民從一地遷往另一地之稱。謂遷往安樂之地。

    網絡解釋

    樂遷

    樂遷亦稱“樂遷民”。響應政府號召遷到指定地區的民戶。(1)西晉時期,付玄建議召募內地農民至西北邊境,給以復除賦役的優待,目的是實邊積谷,被召募者稱樂遷民。(2)南朝宋文帝時,為保持京口(今江蘇鎮江)繁榮,曾下詔召募諸州人民數千家移居京口,給以田宅,免取賦役,被遷人民稱“樂遷”。(3)北魏均田令中,稱自愿由無法滿足授田數地區,遷到荒田寬裕地區去的人為樂遷。(4)北齊天保八年(公元557),計劃將冀(今河北冀縣)定(今河北定縣)、瀛(今河北河間)三州無地農民強制遷到幽州范陽郡(今河北涿縣)等荒地較多的地方去,也稱“樂遷”。

    “樂遷”的單字解釋

    】:[lè]1.歡喜、愉悅:“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快樂的事或態度:“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3.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4.笑:“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5.喜愛:“樂於助人”、“樂於行善”。[yuè]1.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音樂”、“奏樂”、“軍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樂不興。”2.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3.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山東省有樂陵。
    】:同“”。

    “樂遷”的相關詞語

    * 樂遷的讀音是:lè qiān,樂遷的意思:樂遷 樂遷亦稱“樂遷民”。響應政府號召遷到指定地區的民戶。(1)西晉時期,付玄建議召募內地農民至西北邊境,給以復除賦役的優待,目的是實邊積谷,被召募者稱樂遷民。(2)南朝宋文帝時,為保持京口(今江蘇鎮江)繁榮,曾下詔召募諸州人民數千家移居京口,給以田宅,免取賦役,被遷人民稱“樂遷”。(3)北魏均田令中,稱自愿由無法滿足授田數地區,遷到荒田寬裕地區去的人為樂遷。(4)北齊天保八年(公元557),計劃將冀(今河北冀縣)定(今河北定縣)、瀛(今河北河間)三州無地農民強制遷到幽州范陽郡(今河北涿縣)等荒地較多的地方去,也稱“樂遷”。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