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的讀音 杜佑的意思
杜佑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 杜佑出身于京兆杜氏,歷任濟南參軍、剡縣縣丞、潤州司法參軍、主客員外郎、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江淮水陸轉運使、戶部侍郎、饒州刺史、嶺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等職。 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升任司空、同平章事。后又進拜司徒、度支鹽鐵使,封岐國公。元和七年(812年),杜佑以太保之職致仕,不久病逝,追贈太傅,謚號安簡。 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二百卷《通典》,創立史書編纂的新體裁,開創中國史學史的先河。
- 杜
- 佑
“杜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ù yòu]
- 漢字注音:
- ㄉㄨˋ ㄧㄡ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杜佑”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杜佑 dù yòu ㄉㄨˋ ㄧㄡˋ 人名。(西元735~812)?字君卿,唐代學者,京兆萬年人。初以父蔭補參軍,后官司徒,封岐國公。佑性嗜學,該涉古今,撰《通典》二百卷,傳于世。
網絡解釋
杜佑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
杜佑出身于京兆杜氏,歷任濟南參軍、剡縣縣丞、潤州司法參軍、主客員外郎、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江淮水陸轉運使、戶部侍郎、饒州刺史、嶺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等職。
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升任司空、同平章事。后又進拜司徒、度支鹽鐵使,封岐國公。元和七年(812年),杜佑以太保之職致仕,不久病逝,追贈太傅,謚號安簡。
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二百卷《通典》,創立史書編纂的新體裁,開創中國史學史的先河。
“杜佑”的單字解釋
“杜佑”的相關詞語
* 杜佑的讀音是:dù yòu,杜佑的意思:杜佑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 杜佑出身于京兆杜氏,歷任濟南參軍、剡縣縣丞、潤州司法參軍、主客員外郎、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江淮水陸轉運使、戶部侍郎、饒州刺史、嶺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等職。 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升任司空、同平章事。后又進拜司徒、度支鹽鐵使,封岐國公。元和七年(812年),杜佑以太保之職致仕,不久病逝,追贈太傅,謚號安簡。 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二百卷《通典》,創立史書編纂的新體裁,開創中國史學史的先河。
辭典解釋
杜佑 dù yòu ㄉㄨˋ ㄧㄡˋ人名。(西元735~812)?字君卿,唐代學者,京兆萬年人。初以父蔭補參軍,后官司徒,封岐國公。佑性嗜學,該涉古今,撰《通典》二百卷,傳于世。
杜佑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杜佑出身于京兆杜氏,歷任濟南參軍、剡縣縣丞、潤州司法參軍、主客員外郎、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江淮水陸轉運使、戶部侍郎、饒州刺史、嶺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等職。
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升任司空、同平章事。后又進拜司徒、度支鹽鐵使,封岐國公。元和七年(812年),杜佑以太保之職致仕,不久病逝,追贈太傅,謚號安簡。
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二百卷《通典》,創立史書編纂的新體裁,開創中國史學史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