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朋友有通財之義的讀音 朋友有通財之義的意思

    辭典解釋朋友有通財之義  péng yǒu yǒu tōng cái zhī yì     朋友之間的財物可以互通有無,患難與共。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朋友原有通財之義,何足掛齒。」
    • péng
    • yǒu
    • yǒu
    • tōng
    • cái
    • zhī

    “朋友有通財之義”的讀音

    拼音讀音
    [péng yǒu yǒu tōng cái zhī yì]
    漢字注音:
    ㄆㄥˊ ㄧㄡˇ ㄧㄡˇ ㄊㄨㄥ ㄘㄞˊ ㄓ ㄧˋ
    簡繁字形:
    朋友有通財之義
    是否常用:

    “朋友有通財之義”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朋友有通財之義  péng yǒu yǒu tōng cái zhī yì  ㄆㄥˊ ㄧㄡˇ ㄧㄡˇ ㄊㄨㄥ ㄘㄞˊ ㄓ ㄧˋ  

    朋友之間的財物可以互通有無,患難與共。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朋友原有通財之義,何足掛齒。」

    網絡解釋

    “朋友有通財之義”的單字解釋

    】:1.朋友:良朋。賓朋滿座。2.結黨:朋比為奸。3.倫比:碩大無朋。4.姓。
    】:1.朋友:好友。戰友。2.相好;親近:友愛。友好。3.有友好關系的:友人。友邦。友軍。4.姓。
    】:[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同“”。
    】: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朋友有通財之義”的相關詞語

    * 朋友有通財之義的讀音是:péng yǒu yǒu tōng cái zhī yì,朋友有通財之義的意思:辭典解釋朋友有通財之義  péng yǒu yǒu tōng cái zhī yì     朋友之間的財物可以互通有無,患難與共。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朋友原有通財之義,何足掛齒。」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