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鳴金的讀音 擂鼓鳴金的意思
【解釋】金:指鑼。指戰場上擊鼓打鑼,以壯聲勢。【出處】元·無名氏《午時牌》第二折:“我今日傳了將令,則要您記的叮嚀:也不許搖旗吶喊,也不許擂鼓鳴金。”
- 擂
- 鼓
- 鳴
- 金
“擂鼓鳴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éi gǔ míng jīn]
- 漢字注音:
- ㄌㄟˊ ㄍㄨˇ ㄇㄧㄥˊ ㄐㄧㄣ
- 簡繁字形:
- 擂鼓鳴金
- 是否常用:
- 否
“擂鼓鳴金”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擂鼓鳴金 léi gǔ míng jīn ㄌㄟˊ ㄍㄨˇ ㄇㄧㄥˊ ㄐㄧㄣ 本指在戰場上擊鼓敲鑼,以壯聲勢。《孤本元明雜劇.午時牌.第二折》:「我今日傳了將令,則要您記的叮嚀:也不許搖旗吶喊,也不許擂鼓鳴金。」后用以比喻大張其事。如:「這不過是一件小事,不須要擂鼓鳴金,弄得人盡皆知。」也作「擂鼓篩鑼」。
英語 to beat the drum and sound the gong (idiom)?; fig. to order an advance or retreat, to egg people on or to call them back
網絡解釋
【解釋】金:指鑼。指戰場上擊鼓打鑼,以壯聲勢。
【出處】元·無名氏《午時牌》第二折:“我今日傳了將令,則要您記的叮嚀:也不許搖旗吶喊,也不許擂鼓鳴金。”
“擂鼓鳴金”的單字解釋
【擂】:[lèi]擂臺:打擂。[léi]1.研磨:擂缽(研東西的缽)。2.打;敲擊:擂他一拳。擂鼓。自吹自擂。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鳴】:同“鳴”。
【金】: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
“擂鼓鳴金”的相關詞語
* 擂鼓鳴金的讀音是:léi gǔ míng jīn,擂鼓鳴金的意思:【解釋】金:指鑼。指戰場上擊鼓打鑼,以壯聲勢。【出處】元·無名氏《午時牌》第二折:“我今日傳了將令,則要您記的叮嚀:也不許搖旗吶喊,也不許擂鼓鳴金。”
辭典解釋
擂鼓鳴金 léi gǔ míng jīn ㄌㄟˊ ㄍㄨˇ ㄇㄧㄥˊ ㄐㄧㄣ本指在戰場上擊鼓敲鑼,以壯聲勢。《孤本元明雜劇.午時牌.第二折》:「我今日傳了將令,則要您記的叮嚀:也不許搖旗吶喊,也不許擂鼓鳴金。」后用以比喻大張其事。如:「這不過是一件小事,不須要擂鼓鳴金,弄得人盡皆知。」也作「擂鼓篩鑼」。
英語 to beat the drum and sound the gong (idiom)?; fig. to order an advance or retreat, to egg people on or to call them back
【解釋】金:指鑼。指戰場上擊鼓打鑼,以壯聲勢。
【出處】元·無名氏《午時牌》第二折:“我今日傳了將令,則要您記的叮嚀:也不許搖旗吶喊,也不許擂鼓鳴金。”
【擂】:[lèi]擂臺:打擂。[léi]1.研磨:擂缽(研東西的缽)。2.打;敲擊:擂他一拳。擂鼓。自吹自擂。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鳴】:同“鳴”。
【金】: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