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主義的讀音 拜金主義的意思
拜金主義 (漢語詞語)拜金主義是倫理學術語。亦稱貨幣拜物教、金錢拜物教,指把金錢視為具有魔力或法力無邊的神予以崇拜的觀念和思想體系。認為金錢貨幣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善惡是非的價值標準。拜金主義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私有制時代即已產生,但發展成為整個社會占支配地位的價值觀念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事。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生產商品的勞動愈來愈表現為價值,貨幣成了表現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作為貨幣的金銀,本來也是一種商品,但在金銀成為貨幣后,就給人們一種假象,似乎貨幣成為人類勞動的直接化身,具有可以購買一切商品并決定商品生產者命運的神秘力量,于是產生了對金錢的頂禮膜拜,視金錢為無所不能的“上帝”,相信“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拜金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商品拜物教的發展形態,集中體現著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 拜
- 金
- 主
- 義
“拜金主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ài jīn zhǔ yì]
- 漢字注音:
- ㄅㄞˋ ㄐㄧㄣ ㄓㄨˇ ㄧˋ
- 簡繁字形:
- 拜金主義
- 是否常用:
- 否
“拜金主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拜金主義 bàijīnzhǔyì
[mamonism;worship ofgold (mammon,money)] 一種主張金錢可主宰一切的思想潮流
辭典解釋
拜金主義 bài jīn zhǔ yì ㄅㄞˋ ㄐㄧㄣ ㄓㄨˇ ㄧˋ 行事作為以崇拜金錢為中心。
如:「他是個典型的拜金主義者,認為只有錢可以解決事情。」
英語 money worship
網絡解釋
拜金主義 (漢語詞語)
拜金主義是倫理學術語。亦稱貨幣拜物教、金錢拜物教,指把金錢視為具有魔力或法力無邊的神予以崇拜的觀念和思想體系。認為金錢貨幣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善惡是非的價值標準。拜金主義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私有制時代即已產生,但發展成為整個社會占支配地位的價值觀念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事。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生產商品的勞動愈來愈表現為價值,貨幣成了表現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作為貨幣的金銀,本來也是一種商品,但在金銀成為貨幣后,就給人們一種假象,似乎貨幣成為人類勞動的直接化身,具有可以購買一切商品并決定商品生產者命運的神秘力量,于是產生了對金錢的頂禮膜拜,視金錢為無所不能的“上帝”,相信“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拜金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商品拜物教的發展形態,集中體現著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拜金主義”的單字解釋
【拜】:[bài]1.過去表示敬意的禮節:對拜。叩拜。跪拜。引恭敬地:拜托。拜訪。拜望。拜請。[禮拜]宗教徒對神敬禮或禱告。轉周、星期的別稱。2.行禮祝賀:拜年。拜壽。3.用一定的禮節授予某種名義或結成某種關系:拜將。拜師。[bái][拜拜](外)再見。引結束某種關系。
【金】: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
【主】:1.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腦: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財物的人)。當家作主。2.舊時臣子稱君王,下級稱上級,仆人稱家主:君主。主上。3.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決定:主張。主見。主意。主義。4.對事物有決定權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權(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權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將(jiàng)。6.預示:早霞主雨。7.舊時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蘭教對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創始人的稱呼。9.姓。
【義】: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拜金主義”的相關詞語
* 拜金主義的讀音是:bài jīn zhǔ yì,拜金主義的意思:拜金主義 (漢語詞語)拜金主義是倫理學術語。亦稱貨幣拜物教、金錢拜物教,指把金錢視為具有魔力或法力無邊的神予以崇拜的觀念和思想體系。認為金錢貨幣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善惡是非的價值標準。拜金主義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私有制時代即已產生,但發展成為整個社會占支配地位的價值觀念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事。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生產商品的勞動愈來愈表現為價值,貨幣成了表現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作為貨幣的金銀,本來也是一種商品,但在金銀成為貨幣后,就給人們一種假象,似乎貨幣成為人類勞動的直接化身,具有可以購買一切商品并決定商品生產者命運的神秘力量,于是產生了對金錢的頂禮膜拜,視金錢為無所不能的“上帝”,相信“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拜金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商品拜物教的發展形態,集中體現著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基本解釋
拜金主義 bàijīnzhǔyì
[mamonism;worship ofgold (mammon,money)] 一種主張金錢可主宰一切的思想潮流
辭典解釋
拜金主義 bài jīn zhǔ yì ㄅㄞˋ ㄐㄧㄣ ㄓㄨˇ ㄧˋ行事作為以崇拜金錢為中心。
如:「他是個典型的拜金主義者,認為只有錢可以解決事情。」
英語 money worship
拜金主義 (漢語詞語)
拜金主義是倫理學術語。亦稱貨幣拜物教、金錢拜物教,指把金錢視為具有魔力或法力無邊的神予以崇拜的觀念和思想體系。認為金錢貨幣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善惡是非的價值標準。拜金主義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私有制時代即已產生,但發展成為整個社會占支配地位的價值觀念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事。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生產商品的勞動愈來愈表現為價值,貨幣成了表現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作為貨幣的金銀,本來也是一種商品,但在金銀成為貨幣后,就給人們一種假象,似乎貨幣成為人類勞動的直接化身,具有可以購買一切商品并決定商品生產者命運的神秘力量,于是產生了對金錢的頂禮膜拜,視金錢為無所不能的“上帝”,相信“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拜金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商品拜物教的發展形態,集中體現著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拜】:[bài]1.過去表示敬意的禮節:對拜。叩拜。跪拜。引恭敬地:拜托。拜訪。拜望。拜請。[禮拜]宗教徒對神敬禮或禱告。轉周、星期的別稱。2.行禮祝賀:拜年。拜壽。3.用一定的禮節授予某種名義或結成某種關系:拜將。拜師。[bái][拜拜](外)再見。引結束某種關系。
【金】: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
【主】:1.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腦: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財物的人)。當家作主。2.舊時臣子稱君王,下級稱上級,仆人稱家主:君主。主上。3.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決定:主張。主見。主意。主義。4.對事物有決定權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權(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權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將(jiàng)。6.預示:早霞主雨。7.舊時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蘭教對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創始人的稱呼。9.姓。
【義】: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