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牙的讀音 押牙的意思
押牙 亦稱“ 押衙 ”。 唐 宋 官名。管領儀仗侍衛。牙,后訛變為“衙”。 唐 李匡乂 《資暇集》卷中:“武職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職名,非押其衙府也,蓋押牙旗者。
- 押
- 牙
“押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ā yá]
- 漢字注音:
- ㄧㄚ ㄧㄚ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押牙”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稱"押衙"。 2.唐宋官名。管領儀仗侍衛。牙,后訛變為"衙"。 3.金代亦為天子儀仗侍衛頭目。 辭典解釋
押牙 yā yá ㄧㄚ ㄧㄚˊ 職官名。唐宋時管理儀仗侍衛的小武官。
也稱為「押衙」。
網絡解釋
押牙
亦稱“ 押衙 ”。 唐 宋 官名。管領儀仗侍衛。牙,后訛變為“衙”。 唐 李匡乂 《資暇集》卷中:“武職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職名,非押其衙府也,蓋押牙旗者。
“押牙”的單字解釋
【押】:1.把財物交給對方作為保證:抵押。押租。押金。押了五百元錢。2.暫時把人關起來,不準自由行動:拘押。看押。關押。犯罪嫌疑人被押起來了。3.跟隨著照料或看管:押車。押運。押送。4.姓。5.在公文、契約上簽字或畫符號,作為憑信:押尾。6.作為憑信而在公文、契約上所簽的名字或所畫的符號:花押。畫押。
【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押牙”的相關詞語
* 押牙的讀音是:yā yá,押牙的意思:押牙 亦稱“ 押衙 ”。 唐 宋 官名。管領儀仗侍衛。牙,后訛變為“衙”。 唐 李匡乂 《資暇集》卷中:“武職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職名,非押其衙府也,蓋押牙旗者。
基本解釋
1.亦稱"押衙"。 2.唐宋官名。管領儀仗侍衛。牙,后訛變為"衙"。 3.金代亦為天子儀仗侍衛頭目。辭典解釋
押牙 yā yá ㄧㄚ ㄧㄚˊ職官名。唐宋時管理儀仗侍衛的小武官。
也稱為「押衙」。
押牙
亦稱“ 押衙 ”。 唐 宋 官名。管領儀仗侍衛。牙,后訛變為“衙”。 唐 李匡乂 《資暇集》卷中:“武職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職名,非押其衙府也,蓋押牙旗者。【押】:1.把財物交給對方作為保證:抵押。押租。押金。押了五百元錢。2.暫時把人關起來,不準自由行動:拘押。看押。關押。犯罪嫌疑人被押起來了。3.跟隨著照料或看管:押車。押運。押送。4.姓。5.在公文、契約上簽字或畫符號,作為憑信:押尾。6.作為憑信而在公文、契約上所簽的名字或所畫的符號:花押。畫押。
【牙】:1.人和高等動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狀的不同,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稱牙齒,也叫齒。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狀像牙齒的東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