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裘負薪的讀音 披裘負薪的意思
【解釋】裘:皮毛衣服。穿著裘褐,背著柴薪。形容志高行潔的隱士。【出處】東漢·王充《論衡·書虛》:“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示例】勿據梧而策杖,亦~。 ◎唐·王績《游北山賦》
- 披
- 裘
- 負
- 薪
“披裘負薪”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ī qiú fù xīn]
- 漢字注音:
- ㄆㄧ ㄑㄧㄡˊ ㄈㄨˋ ㄒㄧㄣ
- 簡繁字形:
- 披裘負薪
- 是否常用:
- 否
“披裘負薪”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漢·王充《論衡?書虛》:“傳言延陵·季子出游,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辭典解釋
披裘負薪 pī qiú fù xīn ㄆㄧ ㄑㄧㄡˊ ㄈㄨˋ ㄒㄧㄣ 延陵季子見路上有金子。呼叫過路的樵夫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頂著夏日五月的烈陽,披著皮裘打柴,豈是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為賢者,問其姓字,樵夫卻認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報姓名,遂轉身而去。典出漢.王充《論衡.書虛》。后用以比喻貧困隱逸。唐.王績〈游北山賦〉:「忽據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負薪。」也作「五月披裘」。
網絡解釋
【解釋】裘:皮毛衣服。穿著裘褐,背著柴薪。形容志高行潔的隱士。
【出處】東漢·王充《論衡·書虛》:“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
【示例】勿據梧而策杖,亦~。 ◎唐·王績《游北山賦》
“披裘負薪”的單字解釋
【披】: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披著斗篷。披星戴月。2.打開;散開:披卷。紛披。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披了。
【裘】:1.毛皮的衣服:狐裘。輕裘。集腋成裘。2.姓。
【負】:同“負”。
【薪】:1.柴火:釜底抽薪。米珠薪桂。2.薪水:加薪。發薪。月薪。年薪。3.姓。
“披裘負薪”的相關詞語
* 披裘負薪的讀音是:pī qiú fù xīn,披裘負薪的意思:【解釋】裘:皮毛衣服。穿著裘褐,背著柴薪。形容志高行潔的隱士。【出處】東漢·王充《論衡·書虛》:“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示例】勿據梧而策杖,亦~。 ◎唐·王績《游北山賦》
基本解釋
漢·王充《論衡?書虛》:“傳言延陵·季子出游,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辭典解釋
披裘負薪 pī qiú fù xīn ㄆㄧ ㄑㄧㄡˊ ㄈㄨˋ ㄒㄧㄣ延陵季子見路上有金子。呼叫過路的樵夫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頂著夏日五月的烈陽,披著皮裘打柴,豈是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為賢者,問其姓字,樵夫卻認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報姓名,遂轉身而去。典出漢.王充《論衡.書虛》。后用以比喻貧困隱逸。唐.王績〈游北山賦〉:「忽據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負薪。」也作「五月披裘」。
【解釋】裘:皮毛衣服。穿著裘褐,背著柴薪。形容志高行潔的隱士。
【出處】東漢·王充《論衡·書虛》:“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
【示例】勿據梧而策杖,亦~。 ◎唐·王績《游北山賦》
【披】: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披著斗篷。披星戴月。2.打開;散開:披卷。紛披。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披了。
【裘】:1.毛皮的衣服:狐裘。輕裘。集腋成裘。2.姓。
【負】:同“負”。
【薪】:1.柴火:釜底抽薪。米珠薪桂。2.薪水:加薪。發薪。月薪。年薪。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