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憎分明的讀音 愛憎分明的意思
【解釋】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出處】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閑話’。”【近義詞】涇渭分明、旗幟鮮明【反義詞】曖昧不明、愛憎無常【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表示對人和物喜愛與厭惡
- 愛
- 憎
- 分
- 明
“愛憎分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ài zēng fēn míng]
- 漢字注音:
- ㄞˋ ㄗㄥ ㄈㄣ ㄇㄧㄥˊ
- 簡繁字形:
- 愛憎分明
- 是否常用:
- 否
“愛憎分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愛什么,恨什么,態度很鮮明。 辭典解釋
愛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ㄞˋ ㄗㄥ ㄈㄣ ㄇㄧㄥˊ 喜好和憎惡的態度十分明確。
如:「大哥一向處事果斷、愛憎分明,絕不妥協。」
英語 to make a clear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one likes and what one hates, to have well-defined likes and dislikes
網絡解釋
【解釋】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
【出處】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閑話’。”
【近義詞】涇渭分明、旗幟鮮明
【反義詞】曖昧不明、愛憎無常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表示對人和物喜愛與厭惡
“愛憎分明”的單字解釋
【愛】:同“愛”。
【憎】:厭惡;恨:憎惡。愛憎分明。面目可憎。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愛憎分明”的相關詞語
* 愛憎分明的讀音是:ài zēng fēn míng,愛憎分明的意思:【解釋】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出處】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閑話’。”【近義詞】涇渭分明、旗幟鮮明【反義詞】曖昧不明、愛憎無常【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表示對人和物喜愛與厭惡
基本解釋
愛什么,恨什么,態度很鮮明。辭典解釋
愛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ㄞˋ ㄗㄥ ㄈㄣ ㄇㄧㄥˊ喜好和憎惡的態度十分明確。
如:「大哥一向處事果斷、愛憎分明,絕不妥協。」
英語 to make a clear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one likes and what one hates, to have well-defined likes and dislikes
【解釋】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
【出處】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閑話’。”
【近義詞】涇渭分明、旗幟鮮明
【反義詞】曖昧不明、愛憎無常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表示對人和物喜愛與厭惡
【愛】:同“愛”。
【憎】:厭惡;恨:憎惡。愛憎分明。面目可憎。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