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怎么讀 愙的意思
“愙”字共有1個讀音:
[kè]

漢字 | 愙 |
---|---|
讀音 |
|
注音 | ㄎㄜˋ |
部首 | [心] 心字底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9 |
異體字 | 恪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119 |
其它編碼 | 五筆:ptkn 倉頡:jhrp 鄭碼:wdjw 四角:30336 |
筆順編碼 | 4453542514544 |
筆順筆畫 | 丶丶フノフ丶丨フ一丶フ丶丶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橫撇/橫鉤 撇 橫撇/橫鉤 捺 豎 橫折 橫 點 斜鉤 點 點 |
愙字的意思
同“恪”(kè)。
愙字的基本解釋
愙字的詳細解釋
愙字的辭典解釋
愙
「恪 」的異體字。
康熙字典解釋
愙【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正字通》同恪,亦書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愙【卷十】【心部】
敬也。從心客聲。《春秋傳》曰:“以陳備三愙。”苦各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恪。
說文解字注
(愙)敬也。釋詁、商頌毛傳皆曰。恪、敬也。從心。客聲。當作從心客、客亦聲。苦各切。五部。今字作恪。春秋傳曰。?陳僃三愙。左傳襄卄五年文。按不引商頌而引此者、以證從心客會意也。五經異義。公羊說。存二王之後。所以通夫三統之義。禮戴說。天子存二代之後。猶尊賢也。古春秋左氏說。周家封夏殷二王之後以爲上公。封黃帝堯舜之後謂之三恪。許愼謹案云。治魯詩丞相韋玄成、治易施犫等說引外傳曰。三王之樂可得觀乎。知王者所封三代而已。不與左氏說同。鄭駁之云。所存二王之後者。命使郊天。以天子之禮祭其始祖受命之王。自行其正朔服色。恪者、敬也。敬其先聖而封其後。與諸侯無別殊異。何得比夏殷之後。按許不偁公羊說、戴說。而偁古左氏。亦不與異義同。葢異義先成說文晚定。用左氏說與鄭同也。
* 網站為您提供愙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