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克圖條約的讀音 恰克圖條約的意思
辭典解釋恰克圖條約 qià kè tú tiáo yuē 清雍正五年(西元1727)?,我國與俄國在恰克圖所締結的條約。條約中確定外蒙邊界,開恰克圖為貿易之地,準許俄國人在北京設立教堂及派遣留學生來華。
- 恰
- 克
- 圖
- 條
- 約
“恰克圖條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à kè tú tiáo yuē]
- 漢字注音:
- ㄑㄧㄚˋ ㄎㄜˋ ㄊㄨˊ ㄊㄧㄠˊ ㄩㄝ
- 簡繁字形:
- 恰克圖條約
- 是否常用:
- 否
“恰克圖條約”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恰克圖條約 qià kè tú tiáo yuē ㄑㄧㄚˋ ㄎㄜˋ ㄊㄨˊ ㄊㄧㄠˊ ㄩㄝ 清雍正五年(西元1727)?,我國與俄國在恰克圖所締結的條約。條約中確定外蒙邊界,開恰克圖為貿易之地,準許俄國人在北京設立教堂及派遣留學生來華。
網絡解釋
“恰克圖條約”的單字解釋
【恰】:1.適當;合適:恰當。2.副詞。正;剛剛:恰巧。恰到好處。
【克】:1.能:克勤克儉。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剛。3.攻下據點;戰勝:克復。克敵。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嚴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質量或重量單位,符號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區容量單位,1克青稞約重25市斤。9.藏族地區地積單位,播種1克(約25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1克地,1克約合1市畝。“剋(尅)”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條】:[tiáo]1.木名。山楸。2.細長的樹枝。3.長。4.泛指長條形之物:麵條;布條;金條。5.直。參見“條長”。6.條理;次序。7.到達。8.治理。9.條目;條款。10.指法令、條文。11.猶言條陳,條奏。12.逐一登錄。13.編排。14.列舉。15.見“條遞”。16.量詞。用於計量長形物。17.量詞。用於計量抽象事物。18.古民族條戎的省稱。19.古地鳴條的省稱。20.指漢·條侯·周亞夫。21.姓。[tiāo]同“挑”。采摘。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
“恰克圖條約”的相關詞語
* 恰克圖條約的讀音是:qià kè tú tiáo yuē,恰克圖條約的意思:辭典解釋恰克圖條約 qià kè tú tiáo yuē 清雍正五年(西元1727)?,我國與俄國在恰克圖所締結的條約。條約中確定外蒙邊界,開恰克圖為貿易之地,準許俄國人在北京設立教堂及派遣留學生來華。
辭典解釋
恰克圖條約 qià kè tú tiáo yuē ㄑㄧㄚˋ ㄎㄜˋ ㄊㄨˊ ㄊㄧㄠˊ ㄩㄝ清雍正五年(西元1727)?,我國與俄國在恰克圖所締結的條約。條約中確定外蒙邊界,開恰克圖為貿易之地,準許俄國人在北京設立教堂及派遣留學生來華。
【恰】:1.適當;合適:恰當。2.副詞。正;剛剛:恰巧。恰到好處。
【克】:1.能:克勤克儉。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剛。3.攻下據點;戰勝:克復。克敵。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嚴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質量或重量單位,符號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區容量單位,1克青稞約重25市斤。9.藏族地區地積單位,播種1克(約25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1克地,1克約合1市畝。“剋(尅)”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條】:[tiáo]1.木名。山楸。2.細長的樹枝。3.長。4.泛指長條形之物:麵條;布條;金條。5.直。參見“條長”。6.條理;次序。7.到達。8.治理。9.條目;條款。10.指法令、條文。11.猶言條陳,條奏。12.逐一登錄。13.編排。14.列舉。15.見“條遞”。16.量詞。用於計量長形物。17.量詞。用於計量抽象事物。18.古民族條戎的省稱。19.古地鳴條的省稱。20.指漢·條侯·周亞夫。21.姓。[tiāo]同“挑”。采摘。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