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突的讀音 忽突的意思
忽突 (1).糊涂。 明 湯顯祖 《邯鄲記·生寤》:“忽突帳,六十年光景,熟不的半箸黃粱。” (2).豁脫;舍棄。 明 沈自徵 《鞭歌妓》:“老尚書忽突了一船金和帛,叫 張千 兩腳趕驢蹄。” (3).突然。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 阿艾 忽突想起了 李阿虎 ,好像她受到很大的感觸似的,抑郁地長長嘆了一口氣。”
- 忽
- 突
“忽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ū tū]
- 漢字注音:
- ㄏㄨ ㄊㄨ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忽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糊涂。 2.豁脫;舍棄。 3.突然。
網絡解釋
忽突
(1).糊涂。 明 湯顯祖 《邯鄲記·生寤》:“忽突帳,六十年光景,熟不的半箸黃粱。”
(2).豁脫;舍棄。 明 沈自徵 《鞭歌妓》:“老尚書忽突了一船金和帛,叫 張千 兩腳趕驢蹄。”
(3).突然。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 阿艾 忽突想起了 李阿虎 ,好像她受到很大的感觸似的,抑郁地長長嘆了一口氣。”
“忽突”的單字解釋
【忽】:1.不注意;不重視:忽略。忽視。疏忽。2.姓。3.忽而:天氣忽冷忽熱。油燈被風吹得忽明忽暗。4.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忽等于1絲。b)質量或重量,10忽等于1絲。
【突】:1.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煙火口,相當于現在的煙筒:灶突。曲突徙薪。2.“突起”3.的簡稱:上關節突。下關節突。
“忽突”的相關詞語
* 忽突的讀音是:hū tū,忽突的意思:忽突 (1).糊涂。 明 湯顯祖 《邯鄲記·生寤》:“忽突帳,六十年光景,熟不的半箸黃粱。” (2).豁脫;舍棄。 明 沈自徵 《鞭歌妓》:“老尚書忽突了一船金和帛,叫 張千 兩腳趕驢蹄。” (3).突然。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 阿艾 忽突想起了 李阿虎 ,好像她受到很大的感觸似的,抑郁地長長嘆了一口氣。”
基本解釋
1.糊涂。 2.豁脫;舍棄。 3.突然。忽突
(1).糊涂。 明 湯顯祖 《邯鄲記·生寤》:“忽突帳,六十年光景,熟不的半箸黃粱。”(2).豁脫;舍棄。 明 沈自徵 《鞭歌妓》:“老尚書忽突了一船金和帛,叫 張千 兩腳趕驢蹄。”
(3).突然。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 阿艾 忽突想起了 李阿虎 ,好像她受到很大的感觸似的,抑郁地長長嘆了一口氣。”
【忽】:1.不注意;不重視:忽略。忽視。疏忽。2.姓。3.忽而:天氣忽冷忽熱。油燈被風吹得忽明忽暗。4.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忽等于1絲。b)質量或重量,10忽等于1絲。
【突】:1.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煙火口,相當于現在的煙筒:灶突。曲突徙薪。2.“突起”3.的簡稱:上關節突。下關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