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勢能的讀音 彈性勢能的意思
彈性勢能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的各部分之間,由于有彈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叫做彈性勢能(elastic potential energy)。同一彈性物體在一定范圍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多,反之,則越小。
- 彈
- 性
- 勢
- 能
“彈性勢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án xìng shì néng]
- 漢字注音:
- ㄊㄢˊ ㄒㄧㄥˋ ㄕˋ ㄋㄥˊ
- 簡繁字形:
- 彈性勢能
- 是否常用:
- 否
“彈性勢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物體各部分之間由于彈性力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勢能。如在彈性限度內發生拉伸或壓縮形變的彈簧具有彈性勢能。辭典解釋
彈性勢能 tán xìng shì néng ㄊㄢˊ ㄒㄧㄥˋ ㄕˋ ㄋㄥˊ 對彈性物體作功后,彈性物體所蓄積之能,稱為「彈性勢能」。如弓被拉開后,即具有彈性勢能,而可將箭推射出去。
網絡解釋
彈性勢能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的各部分之間,由于有彈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叫做彈性勢能(elastic potential energy)。同一彈性物體在一定范圍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多,反之,則越小。
“彈性勢能”的單字解釋
【彈】:[dàn]1.彈弓。2.彈丸。後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3.圓形的果實。4.禽鳥的蛋。5.但,只管。[tán]1.用彈丸射擊。2.引申為射死,槍殺。3.搖動;轉動。4.由於一物的彈性作用使另一物射出去。5.凸出,瞪。6.用手指撥弄琴弦。7.引申為琴曲。8.彈擊;叩打。9.割開,挑破。10.揮灑(淚水)。11.在天平上撥動準星。謂稱量。12.彈劾。13.引申為譏訕、指摘。14.繩索。
【性】: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勢】:同“勢”。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無能之輩。2.能量的簡稱。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勞。這幾個人就數他能。4.a)“能”表示具備某種能力或達到某種效率,“會”表示學得某種本領。初次學會某種動作用“會”,恢復某種能力用“能”:小弟弟會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備某種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會”:能寫會算。達到某種效率,用“能”,不用“會”:她一分鐘能打一百五十個字。b)名詞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話只用“會”:能詩善畫。會英文。會象棋。c)跟“不…不”組成雙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須,“不會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來啊!。他不會不來的。在疑問或揣測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會)不答應吧?d)對于尚未實現的自然現象的推測,用“能(夠)”,不用“可(以)”:這雨能下長么?e)用在跟某些動詞結合表示被動的可能性時,用“可”,不用“能”:我們是不可戰勝的。[nài]1.同“耐”。2.姓。
“彈性勢能”的相關詞語
* 彈性勢能的讀音是:tán xìng shì néng,彈性勢能的意思:彈性勢能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的各部分之間,由于有彈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叫做彈性勢能(elastic potential energy)。同一彈性物體在一定范圍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多,反之,則越小。
基本解釋
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物體各部分之間由于彈性力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勢能。如在彈性限度內發生拉伸或壓縮形變的彈簧具有彈性勢能。辭典解釋
彈性勢能 tán xìng shì néng ㄊㄢˊ ㄒㄧㄥˋ ㄕˋ ㄋㄥˊ對彈性物體作功后,彈性物體所蓄積之能,稱為「彈性勢能」。如弓被拉開后,即具有彈性勢能,而可將箭推射出去。
彈性勢能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的各部分之間,由于有彈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叫做彈性勢能(elastic potential energy)。同一彈性物體在一定范圍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多,反之,則越小。【彈】:[dàn]1.彈弓。2.彈丸。後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3.圓形的果實。4.禽鳥的蛋。5.但,只管。[tán]1.用彈丸射擊。2.引申為射死,槍殺。3.搖動;轉動。4.由於一物的彈性作用使另一物射出去。5.凸出,瞪。6.用手指撥弄琴弦。7.引申為琴曲。8.彈擊;叩打。9.割開,挑破。10.揮灑(淚水)。11.在天平上撥動準星。謂稱量。12.彈劾。13.引申為譏訕、指摘。14.繩索。
【性】: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勢】:同“勢”。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無能之輩。2.能量的簡稱。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勞。這幾個人就數他能。4.a)“能”表示具備某種能力或達到某種效率,“會”表示學得某種本領。初次學會某種動作用“會”,恢復某種能力用“能”:小弟弟會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備某種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會”:能寫會算。達到某種效率,用“能”,不用“會”:她一分鐘能打一百五十個字。b)名詞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話只用“會”:能詩善畫。會英文。會象棋。c)跟“不…不”組成雙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須,“不會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來啊!。他不會不來的。在疑問或揣測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會)不答應吧?d)對于尚未實現的自然現象的推測,用“能(夠)”,不用“可(以)”:這雨能下長么?e)用在跟某些動詞結合表示被動的可能性時,用“可”,不用“能”:我們是不可戰勝的。[nài]1.同“耐”。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