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分的讀音 工資分的意思
工資分 工資分亦稱“工薪分”。以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實物為計算基礎,用貨幣表示的工資計算單位。建國初期計發工資時曾采用。最早始于東北等地,以后各地在實行中名稱、實物種類與數量不盡相同,如北京用“工資米”,天津用“小米”等等。1950年9月全國工資改革準備會后,先后采用了會議制定的“統一工資分”。它包含的實物種類和數量為: 糧0.8市斤,布0.2市尺,油0.05市斤,鹽0.02市斤,煤2.0市斤。價格采用當地國營零售商店的零售價。各地區的工資分單價,由當地主管機關定期 (按月、半月或日) 統一公布。1956年全國工資改革時,廢除了工資分制,改為直接貨幣計算的貨幣工資制。
- 工
- 資
- 分
“工資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ōng zī fēn]
- 漢字注音:
- ㄍㄨㄥ ㄗ ㄈㄣ
- 簡繁字形:
- 工資分
- 是否常用:
- 否
“工資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950年9月全國工資改革準備會議后到1956年工資改革前,我國關內各地區計算工資的單位﹑依糧﹑布﹑油﹑煤等實物的當地價格計算。
網絡解釋
工資分
工資分亦稱“工薪分”。以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實物為計算基礎,用貨幣表示的工資計算單位。建國初期計發工資時曾采用。最早始于東北等地,以后各地在實行中名稱、實物種類與數量不盡相同,如北京用“工資米”,天津用“小米”等等。1950年9月全國工資改革準備會后,先后采用了會議制定的“統一工資分”。它包含的實物種類和數量為: 糧0.8市斤,布0.2市尺,油0.05市斤,鹽0.02市斤,煤2.0市斤。價格采用當地國營零售商店的零售價。各地區的工資分單價,由當地主管機關定期 (按月、半月或日) 統一公布。1956年全國工資改革時,廢除了工資分制,改為直接貨幣計算的貨幣工資制。
“工資分”的單字解釋
【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資】:1.財物;錢:物資。投資。2.質地:資質。3.資格;資歷:論資排輩兒。4.供給;提供:資助。以資參考。5.“貲”,另同“貲”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工資分”的相關詞語
* 工資分的讀音是:gōng zī fēn,工資分的意思:工資分 工資分亦稱“工薪分”。以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實物為計算基礎,用貨幣表示的工資計算單位。建國初期計發工資時曾采用。最早始于東北等地,以后各地在實行中名稱、實物種類與數量不盡相同,如北京用“工資米”,天津用“小米”等等。1950年9月全國工資改革準備會后,先后采用了會議制定的“統一工資分”。它包含的實物種類和數量為: 糧0.8市斤,布0.2市尺,油0.05市斤,鹽0.02市斤,煤2.0市斤。價格采用當地國營零售商店的零售價。各地區的工資分單價,由當地主管機關定期 (按月、半月或日) 統一公布。1956年全國工資改革時,廢除了工資分制,改為直接貨幣計算的貨幣工資制。
基本解釋
1950年9月全國工資改革準備會議后到1956年工資改革前,我國關內各地區計算工資的單位﹑依糧﹑布﹑油﹑煤等實物的當地價格計算。工資分
工資分亦稱“工薪分”。以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實物為計算基礎,用貨幣表示的工資計算單位。建國初期計發工資時曾采用。最早始于東北等地,以后各地在實行中名稱、實物種類與數量不盡相同,如北京用“工資米”,天津用“小米”等等。1950年9月全國工資改革準備會后,先后采用了會議制定的“統一工資分”。它包含的實物種類和數量為: 糧0.8市斤,布0.2市尺,油0.05市斤,鹽0.02市斤,煤2.0市斤。價格采用當地國營零售商店的零售價。各地區的工資分單價,由當地主管機關定期 (按月、半月或日) 統一公布。1956年全國工資改革時,廢除了工資分制,改為直接貨幣計算的貨幣工資制。【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資】:1.財物;錢:物資。投資。2.質地:資質。3.資格;資歷:論資排輩兒。4.供給;提供:資助。以資參考。5.“貲”,另同“貲”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