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惠的讀音 寄惠的意思
寄惠 1.遺留的恩惠。 唐 韓愈 《曹成王碑》:“先王討 蔡 、實取 沔 、 蘄 、 安 、 黃 ,寄惠未亡。” 2.寄贈,惠寄。 宋 蘇軾 《與蔡景繁書》:“特承寄惠寄篇,伏讀驚聳。”
- 寄
- 惠
“寄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ì huì]
- 漢字注音:
- ㄐㄧˋ ㄏㄨㄟ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寄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遺留的恩惠。 2.寄贈,惠寄。
網絡解釋
寄惠
1.遺留的恩惠。 唐 韓愈 《曹成王碑》:“先王討 蔡 、實取 沔 、 蘄 、 安 、 黃 ,寄惠未亡。”
2.寄贈,惠寄。 宋 蘇軾 《與蔡景繁書》:“特承寄惠寄篇,伏讀驚聳。”
“寄惠”的單字解釋
【寄】:1.原指托人遞送,現在專指通過郵局遞送:寄信。寄錢。包裹已經寄走了。2.付托;寄托:寄存。賦詩寄懷。寄希望于青年。3.依附別人;依附別的地方:寄食。寄居。寄人籬下。4.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兒。寄女。5.姓。
【惠】:1.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恩惠:小恩小惠。施惠于人。受惠無窮。2.給人好處:平等互惠。3.敬辭,用于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惠臨。惠顧。惠存。4.又同“慧”。
“寄惠”的相關詞語
* 寄惠的讀音是:jì huì,寄惠的意思:寄惠 1.遺留的恩惠。 唐 韓愈 《曹成王碑》:“先王討 蔡 、實取 沔 、 蘄 、 安 、 黃 ,寄惠未亡。” 2.寄贈,惠寄。 宋 蘇軾 《與蔡景繁書》:“特承寄惠寄篇,伏讀驚聳。”
基本解釋
1.遺留的恩惠。 2.寄贈,惠寄。寄惠
1.遺留的恩惠。 唐 韓愈 《曹成王碑》:“先王討 蔡 、實取 沔 、 蘄 、 安 、 黃 ,寄惠未亡。”2.寄贈,惠寄。 宋 蘇軾 《與蔡景繁書》:“特承寄惠寄篇,伏讀驚聳。”
【寄】:1.原指托人遞送,現在專指通過郵局遞送:寄信。寄錢。包裹已經寄走了。2.付托;寄托:寄存。賦詩寄懷。寄希望于青年。3.依附別人;依附別的地方:寄食。寄居。寄人籬下。4.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兒。寄女。5.姓。
【惠】:1.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恩惠:小恩小惠。施惠于人。受惠無窮。2.給人好處:平等互惠。3.敬辭,用于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惠臨。惠顧。惠存。4.又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