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宗喀巴的讀音 宗喀巴的意思

    宗喀巴 宗喀巴(1357年~1419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立者、佛教理論家。在中國西藏、青海、內蒙、甘肅、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區的佛教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大師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銅質鎏金制成。1419年(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薩甘丹寺圓寂,時年63歲。圓寂時,將自己的衣帽傳給賈曹杰,于是賈曹杰繼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傳佛教史上將宗喀巴大師、賈曹杰、克主杰合稱為“師徒三尊”。 宗喀巴本名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這是受沙彌戒時的名稱。由于誕生于“宗喀”,為示尊重,人們以地名尊稱大師為“宗喀巴”。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25日,生于宗喀的一個佛教家庭,父親是蒙古族,名叫達爾喀且魯崩格(達魯花赤daruqaci蒙古語“長官、長”之意,魯崩格 ),母親是藏族,名叫馨茂阿卻,兩個人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
    • zōng

    “宗喀巴”的讀音

    拼音讀音
    [zōng kà bā]
    漢字注音:
    ㄗㄨㄥ ㄎㄚˋ ㄅㄚ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宗喀巴”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宗喀巴  zōng kà bā  ㄗㄨㄥ ㄎㄚˋ ㄅㄚ  

    人名。(西元1357~1419)?為藏語 tsong khapa的音譯。本名羅桑扎巴貝。宗喀(今青海西寧)?人。西藏高僧。七歲出家,從噶當派法王頓珠仁欽學經,后又跟薩迦派仁達瓦及布頓弟子卻貝瓦等大師學法,顯密教法莫不精熟,其深度和廣度超邁前賢,一時獨步,并卓然成一家之言。因感當時西藏佛教輕忽比丘戒律的缺失,大力提倡嚴守戒律,戴從前持律者所戴的黃色僧帽,表示嚴持戒律的決心和思想,成為西藏佛教的改革者,其教法經弟子的弘揚、發展形成格魯派。所以宗喀巴也是格魯派的創立者。弟子眾多,其中以賈曹杰、克主結最著名。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辨了不了義論》等。

    英語 Tsongkhapa (1357-1419)?, Tibetan religious leader, founder of the Gelugpa school 格魯派|格魯派[Ge2 lu3 pai4]

    德語 Tsongkhapa (Eig, Pers, 1357 - 1419)?

    網絡解釋

    宗喀巴

    宗喀巴(1357年~1419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立者、佛教理論家。在中國西藏、青海、內蒙、甘肅、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區的佛教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大師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銅質鎏金制成。1419年(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薩甘丹寺圓寂,時年63歲。圓寂時,將自己的衣帽傳給賈曹杰,于是賈曹杰繼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傳佛教史上將宗喀巴大師、賈曹杰、克主杰合稱為“師徒三尊”。
    宗喀巴本名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這是受沙彌戒時的名稱。由于誕生于“宗喀”,為示尊重,人們以地名尊稱大師為“宗喀巴”。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25日,生于宗喀的一個佛教家庭,父親是蒙古族,名叫達爾喀且魯崩格(達魯花赤daruqaci蒙古語“長官、長”之意,魯崩格 ),母親是藏族,名叫馨茂阿卻,兩個人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

    “宗喀巴”的單字解釋

    】:1.祖宗:列祖列宗。2.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宗。宗兄。3.宗派;派別:正宗。禪宗。4.宗旨:開宗明義。萬變不離其宗。5.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6.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文宗。一代詞宗。7.用于事情、貨物、款項等:一宗心事。大宗款項。8.姓。9.西藏地區舊行政區劃單位,大致相當于縣。
    】:形容嘔吐、咳嗽等的聲音。
    】: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宗喀巴”的相關詞語

    * 宗喀巴的讀音是:zōng kà bā,宗喀巴的意思:宗喀巴 宗喀巴(1357年~1419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立者、佛教理論家。在中國西藏、青海、內蒙、甘肅、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區的佛教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大師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銅質鎏金制成。1419年(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薩甘丹寺圓寂,時年63歲。圓寂時,將自己的衣帽傳給賈曹杰,于是賈曹杰繼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傳佛教史上將宗喀巴大師、賈曹杰、克主杰合稱為“師徒三尊”。 宗喀巴本名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這是受沙彌戒時的名稱。由于誕生于“宗喀”,為示尊重,人們以地名尊稱大師為“宗喀巴”。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25日,生于宗喀的一個佛教家庭,父親是蒙古族,名叫達爾喀且魯崩格(達魯花赤daruqaci蒙古語“長官、長”之意,魯崩格 ),母親是藏族,名叫馨茂阿卻,兩個人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