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的讀音 孫吳的意思
- 孫
- 吳
“孫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ūn wú]
- 漢字注音:
- ㄙㄨㄣ ㄨˊ
- 簡繁字形:
- 孫吳
- 是否常用:
- 否
“孫吳”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孫吳”的單字解釋
【孫】:[sūn]1.兒子的兒子:孫子。孫女。2.跟孫子同輩的親屬:外孫。侄孫(侄兒的子女)。3.孫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孫(孫子的子女)。玄孫(曾孫的子女)。子孫(兒子和孫子,泛指后代)。王孫(貴族的子孫后代)。4.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孫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姓。[xùn]古同“遜”。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孫吳”的相關詞語
“孫吳”造句
長期以來,盆地中南部的地層被劃為古近系孫吳組。
本文以黑龍江省孫吳縣熱電廠供水水源地為例,從論證目標、約束條件和論證方法等方面對高寒地區傍河型地下水水源地進行了論證。
但相同的文化背景與長期的交往,造成了孫吳兩大地域士人群體的逐漸融合。
對于走馬樓吳簡的研究統計,可以反映出孫吳時期長沙郡吏民有將兩姓合并表示婚姻的取名風俗。
曹魏建立戶調制為北朝繼承,孫吳最初則繼續推行漢制,并結合曹魏制度做了改革。
蜀漢與孫吳之間的夷陵之戰,是確定兩國疆域的一場戰爭。
縱觀孫吳初年不僅在江南地區推行了屯田制度,而且也采用了曹魏的戶調制度,就是對這一情況的真實反映。
10月28日,黑龍江省孫吳縣沿江邊防派出所民警和漁民一同將捕獲的鰉魚拉到岸邊。
只常聽說道家老莊,儒家孔孟,兵家孫吳、法家商韓、鬼谷陰陽、墨農商工等等,卻從不曾聽過有乾家之說。
據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吳湖帆曾孫吳亦深介紹,吳湖帆早年與溥儒并稱為“南吳北溥”,后來則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在畫壇享有“三吳一馮”之美譽。
* 孫吳的讀音是:sūn wú,孫吳的意思:
【孫】:[sūn]1.兒子的兒子:孫子。孫女。2.跟孫子同輩的親屬:外孫。侄孫(侄兒的子女)。3.孫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孫(孫子的子女)。玄孫(曾孫的子女)。子孫(兒子和孫子,泛指后代)。王孫(貴族的子孫后代)。4.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孫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姓。[xùn]古同“遜”。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長期以來,盆地中南部的地層被劃為古近系孫吳組。
本文以黑龍江省孫吳縣熱電廠供水水源地為例,從論證目標、約束條件和論證方法等方面對高寒地區傍河型地下水水源地進行了論證。
但相同的文化背景與長期的交往,造成了孫吳兩大地域士人群體的逐漸融合。
對于走馬樓吳簡的研究統計,可以反映出孫吳時期長沙郡吏民有將兩姓合并表示婚姻的取名風俗。
曹魏建立戶調制為北朝繼承,孫吳最初則繼續推行漢制,并結合曹魏制度做了改革。
蜀漢與孫吳之間的夷陵之戰,是確定兩國疆域的一場戰爭。
縱觀孫吳初年不僅在江南地區推行了屯田制度,而且也采用了曹魏的戶調制度,就是對這一情況的真實反映。
10月28日,黑龍江省孫吳縣沿江邊防派出所民警和漁民一同將捕獲的鰉魚拉到岸邊。
只常聽說道家老莊,儒家孔孟,兵家孫吳、法家商韓、鬼谷陰陽、墨農商工等等,卻從不曾聽過有乾家之說。
據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吳湖帆曾孫吳亦深介紹,吳湖帆早年與溥儒并稱為“南吳北溥”,后來則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在畫壇享有“三吳一馮”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