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門的讀音 太平門的意思
太平門 (南京太平門)太平門,為南京明城墻十三座明代內城門之一,位于南京城東北垣,是明代京城的正北門,以南是朝陽門(今中山門),西北方向是神策門。因城門外為天牢所在,時常傳出囚犯的哀呼之聲,希望城內太平和諧,故取名“太平門”。 太平門據有山湖之險,位于鐘山與玄武湖相接的位置,建在鐘山向西延伸的富貴山、覆舟山之間,是扼守鐘山通向城內最近的通道。太平門東面的鐘山被稱作“蟠龍”,這一段城墻就被稱為“龍脖子”。 1911年(清宣統三年),徐紹楨率蘇浙聯軍由太平門光復南京,城樓在戰火中被炸毀。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首都計劃》里曾擬改名自由門,后被廢棄仍用原名。 1955年至1958年,南京市政府先后拆除太平門段城墻共360米,只留下東西兩側,富貴山與九華山上的殘斷城墻,原址后辟為龍蟠中路,為南京城東通往市中心的唯一一條主干道。 2014年為重新連接龍脖子段和九華山段城墻,江蘇省政府上報國家文物局經批復后,改建太平門通道,主門洞設四股車道,兩個輔門洞各設兩股。此外門洞旁留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整座城門寬約72米。
- 太
- 平
- 門
“太平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ài píng mén]
- 漢字注音:
- ㄊㄞˋ ㄆㄧㄥˊ ㄇㄣˊ
- 簡繁字形:
- 太平門
- 是否常用:
- 是
“太平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太平門 tàipíngmén
[exit] 安全門,供火災時向外逃離用的門或通道
辭典解釋
太平門 tài píng mén ㄊㄞˋ ㄆㄧㄥˊ ㄇㄣˊ 公共建筑物為供緊急疏散人群,于普通門以外增設的門,稱為「太平門」。
如:「太平門絕不可堆放雜物,以免緊急事故發生時妨礙逃生。」
網絡解釋
太平門 (南京太平門)
太平門,為南京明城墻十三座明代內城門之一,位于南京城東北垣,是明代京城的正北門,以南是朝陽門(今中山門),西北方向是神策門。因城門外為天牢所在,時常傳出囚犯的哀呼之聲,希望城內太平和諧,故取名“太平門”。
太平門據有山湖之險,位于鐘山與玄武湖相接的位置,建在鐘山向西延伸的富貴山、覆舟山之間,是扼守鐘山通向城內最近的通道。太平門東面的鐘山被稱作“蟠龍”,這一段城墻就被稱為“龍脖子”。
1911年(清宣統三年),徐紹楨率蘇浙聯軍由太平門光復南京,城樓在戰火中被炸毀。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首都計劃》里曾擬改名自由門,后被廢棄仍用原名。
1955年至1958年,南京市政府先后拆除太平門段城墻共360米,只留下東西兩側,富貴山與九華山上的殘斷城墻,原址后辟為龍蟠中路,為南京城東通往市中心的唯一一條主干道。
2014年為重新連接龍脖子段和九華山段城墻,江蘇省政府上報國家文物局經批復后,改建太平門通道,主門洞設四股車道,兩個輔門洞各設兩股。此外門洞旁留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整座城門寬約72米。
“太平門”的單字解釋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門】:1.房屋、車船或用圍墻、籬笆圍起來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門。屋門。送貨上門。2.裝置在上述出入口,能開關的障礙物,多用木料或金屬材料做成:鐵門。柵欄門兒。兩扇紅漆大門。3.器物可以開關的部分:柜門兒。爐門兒。4.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電門。閘門。球進門了。5.門徑:竅門。打網球我也摸著點門兒了。6.舊時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現在指一般的家庭:張門王氏。長門長子。滿門。雙喜臨門。7.宗教、學術思想上的派別:儒門。佛門。左道旁門。8.傳統指稱跟師傅有關的:拜門。同門。門徒。9.一般事物的分類:分門別類。五花八門。10.姓。
“太平門”的相關詞語
* 太平門的讀音是:tài píng mén,太平門的意思:太平門 (南京太平門)太平門,為南京明城墻十三座明代內城門之一,位于南京城東北垣,是明代京城的正北門,以南是朝陽門(今中山門),西北方向是神策門。因城門外為天牢所在,時常傳出囚犯的哀呼之聲,希望城內太平和諧,故取名“太平門”。 太平門據有山湖之險,位于鐘山與玄武湖相接的位置,建在鐘山向西延伸的富貴山、覆舟山之間,是扼守鐘山通向城內最近的通道。太平門東面的鐘山被稱作“蟠龍”,這一段城墻就被稱為“龍脖子”。 1911年(清宣統三年),徐紹楨率蘇浙聯軍由太平門光復南京,城樓在戰火中被炸毀。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首都計劃》里曾擬改名自由門,后被廢棄仍用原名。 1955年至1958年,南京市政府先后拆除太平門段城墻共360米,只留下東西兩側,富貴山與九華山上的殘斷城墻,原址后辟為龍蟠中路,為南京城東通往市中心的唯一一條主干道。 2014年為重新連接龍脖子段和九華山段城墻,江蘇省政府上報國家文物局經批復后,改建太平門通道,主門洞設四股車道,兩個輔門洞各設兩股。此外門洞旁留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整座城門寬約72米。
基本解釋
太平門 tàipíngmén
[exit] 安全門,供火災時向外逃離用的門或通道
辭典解釋
太平門 tài píng mén ㄊㄞˋ ㄆㄧㄥˊ ㄇㄣˊ公共建筑物為供緊急疏散人群,于普通門以外增設的門,稱為「太平門」。
如:「太平門絕不可堆放雜物,以免緊急事故發生時妨礙逃生。」
太平門 (南京太平門)
太平門,為南京明城墻十三座明代內城門之一,位于南京城東北垣,是明代京城的正北門,以南是朝陽門(今中山門),西北方向是神策門。因城門外為天牢所在,時常傳出囚犯的哀呼之聲,希望城內太平和諧,故取名“太平門”。太平門據有山湖之險,位于鐘山與玄武湖相接的位置,建在鐘山向西延伸的富貴山、覆舟山之間,是扼守鐘山通向城內最近的通道。太平門東面的鐘山被稱作“蟠龍”,這一段城墻就被稱為“龍脖子”。
1911年(清宣統三年),徐紹楨率蘇浙聯軍由太平門光復南京,城樓在戰火中被炸毀。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首都計劃》里曾擬改名自由門,后被廢棄仍用原名。
1955年至1958年,南京市政府先后拆除太平門段城墻共360米,只留下東西兩側,富貴山與九華山上的殘斷城墻,原址后辟為龍蟠中路,為南京城東通往市中心的唯一一條主干道。
2014年為重新連接龍脖子段和九華山段城墻,江蘇省政府上報國家文物局經批復后,改建太平門通道,主門洞設四股車道,兩個輔門洞各設兩股。此外門洞旁留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整座城門寬約72米。

【太】:1.高;大:太空。太學。太湖。2.極;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師(老師的父親或父親的老師)。太夫人(尊稱別人的母親)。4.a)表示程度過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熱,燙手。人太多了,會客室里坐不開。他太不謙虛了。b)表示程度極高(用于贊嘆,只限于肯定):這辦法太好了。這建筑太偉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語氣):不太好。不太滿意。5.姓。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門】:1.房屋、車船或用圍墻、籬笆圍起來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門。屋門。送貨上門。2.裝置在上述出入口,能開關的障礙物,多用木料或金屬材料做成:鐵門。柵欄門兒。兩扇紅漆大門。3.器物可以開關的部分:柜門兒。爐門兒。4.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電門。閘門。球進門了。5.門徑:竅門。打網球我也摸著點門兒了。6.舊時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現在指一般的家庭:張門王氏。長門長子。滿門。雙喜臨門。7.宗教、學術思想上的派別:儒門。佛門。左道旁門。8.傳統指稱跟師傅有關的:拜門。同門。門徒。9.一般事物的分類:分門別類。五花八門。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