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待斃的讀音 坐而待斃的意思
【解釋】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出處】語出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示例】今城守雖有馀,然外無援兵,糧食將盡,豈可~。 ◎《元史·王義傳》
- 坐
- 而
- 待
- 斃
“坐而待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uò ér dài bì]
- 漢字注音:
- ㄗㄨㄛˋ ㄦˊ ㄉㄞˋ ㄅㄧˋ
- 簡繁字形:
- 坐而待斃
- 是否常用:
- 否
“坐而待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同"坐而待斃"。 2.見"坐以待斃"。 辭典解釋
坐而待斃 zuò ér dài bì ㄗㄨㄛˋ ㄦˊ ㄉㄞˋ ㄅㄧˋ 形容面臨危難,不積極奮發,坐等失敗。《元史.卷一五一.王義傳》:「今城守雖有余,然外無援兵,糧食將盡,豈可坐而待斃。」《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今若不出,坐而待斃矣。某守城,主公當親與決一死戰。」也作「坐以待斃」。
網絡解釋
【解釋】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
【出處】語出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示例】今城守雖有馀,然外無援兵,糧食將盡,豈可~。 ◎《元史·王義傳》
“坐而待斃”的單字解釋
【坐】:1.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體上,支持身體重量:請坐。咱們坐下來談。他坐在河邊釣魚。穩坐江山。2.乘;搭:坐船。坐火車。3.(房屋)背對著某一方向:這座大樓是坐北朝南的。4.把鍋、壺等放在爐火上:坐一壺水。火旺了,快把鍋坐上。5.(坐兒)同“座”6.因……犯罪,觸犯法律7.槍炮由于反作用而向后移動;建筑物由于基礎不穩固而下沉:步槍的坐勁兒不小。這房子向后坐了。8.瓜果等植物結實:坐果。坐瓜。9.指定罪:連坐。反坐。10.形成(疾病):打那次受傷之后,就坐下了腰疼的病根兒。11.表示無緣無故:孤蓬自振,驚砂坐飛。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斃】:1.死:斃命。擊斃。2.僕倒:“鄭人擊簡子中肩,斃于車中”。
“坐而待斃”的相關詞語
* 坐而待斃的讀音是:zuò ér dài bì,坐而待斃的意思:【解釋】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出處】語出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示例】今城守雖有馀,然外無援兵,糧食將盡,豈可~。 ◎《元史·王義傳》
基本解釋
1.同"坐而待斃"。 2.見"坐以待斃"。辭典解釋
坐而待斃 zuò ér dài bì ㄗㄨㄛˋ ㄦˊ ㄉㄞˋ ㄅㄧˋ形容面臨危難,不積極奮發,坐等失敗。《元史.卷一五一.王義傳》:「今城守雖有余,然外無援兵,糧食將盡,豈可坐而待斃。」《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今若不出,坐而待斃矣。某守城,主公當親與決一死戰。」也作「坐以待斃」。
【解釋】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
【出處】語出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示例】今城守雖有馀,然外無援兵,糧食將盡,豈可~。 ◎《元史·王義傳》
【坐】:1.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體上,支持身體重量:請坐。咱們坐下來談。他坐在河邊釣魚。穩坐江山。2.乘;搭:坐船。坐火車。3.(房屋)背對著某一方向:這座大樓是坐北朝南的。4.把鍋、壺等放在爐火上:坐一壺水。火旺了,快把鍋坐上。5.(坐兒)同“座”6.因……犯罪,觸犯法律7.槍炮由于反作用而向后移動;建筑物由于基礎不穩固而下沉:步槍的坐勁兒不小。這房子向后坐了。8.瓜果等植物結實:坐果。坐瓜。9.指定罪:連坐。反坐。10.形成(疾病):打那次受傷之后,就坐下了腰疼的病根兒。11.表示無緣無故:孤蓬自振,驚砂坐飛。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斃】:1.死:斃命。擊斃。2.僕倒:“鄭人擊簡子中肩,斃于車中”。